人工晶狀體(IOL)是一種植入眼內的人工透鏡,可取代天然晶體。根據材質不同,人工晶狀體可分為硬性人工晶狀體和軟性人工晶狀體,其中硬性人工晶狀體在臨床應用時間較長,但存在術后散光大缺點,屬于低端產品,價格低廉;軟性人工晶狀體術后恢復快、視覺質量高,屬于高端產品,價格更高。軟性人工晶狀體優勢明顯、附加價值高,是行業發展必然趨勢。
軟性人工晶狀體可應用在眾多細分領域,包括單焦點人工晶狀體、三焦點人工晶狀體、雙焦點人工晶狀體等,其中三焦點人工晶狀體價格較高。人工晶狀體主要被用于治療白內障,在2019年全球人工晶狀體市場規模約為40億美元。
在全球人工晶狀體市場中,單焦點人工晶狀體占比較高,達到68%左右,其次是老視糾正型人工晶狀體占比約為20%,剩余的Toric人工晶狀體、有晶體眼人工晶狀體占比均為超過10%。因此可以看出,在全球中單焦點人工晶狀體占比仍舊較高,但隨著未來醫療技術的提升,以及人均收入的增長,多焦點、散光矯正型人工晶狀體市場需求將得到提升。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年全球人工晶狀體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報告》顯示,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深化,我國白內障患者數量持續攀升。近幾年人均收入增長,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患者數量也持續增長,在2019年國內白內障手術量約為440萬例。白內障手術量的增長,對于人工晶狀體需求持續攀升,國內人工晶狀體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在市場競爭方面,我國高端人工晶狀體市場主要被外企占據,如愛爾康、強生等;終端市場被愛博諾德、卡爾蔡司占據;低端市場主要由國產品牌布局,如愛銳、蕾明視康。而就國內人工晶狀體市場結構分析,中高端產品占據市場的60%左右,低端產品占比為30%,基礎產品占比10%。由此看出,我國人工晶狀體市場主要被外企占據,未來國產化空間較大。全球人工晶狀體市場集中度較高,主要被歐洲、日本和國內的企業占據,代表性企業有蔡司、博士倫、愛爾康、強生、豪雅、尼德克。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人工晶狀體主要用于白內障治療,在國內外需求較高。在近幾年人口老齡化趨勢背景下,國內人工晶狀體行業發展前景較好。人工晶狀體產品擁有多種類型,其中軟性人工晶狀體中的單焦點人工晶產品市場需求較高,未來多焦點、散光矯正型人工晶狀體市場發展機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