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是集多種高科技技術于一身的高端醫療器械,其具有技術門檻高、制造工藝復雜、研發風險高、安全性要求高等特點,受技術限制,目前全球及我國ICD市場主要由美敦力、波士頓科學、百多力、圣猶達(被雅培收購)等企業占據主導。我國ICD市場需求依賴進口,產品國產替代需求迫切。
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是一種植入患者體內的的除顫器,屬于三類有源植入醫療器械。ICD同時具有除顫和起搏的功能,是臨床預防心源性猝死(SCD)的最佳治療方法,現階段,ICD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實現較高的市場滲透率,但在國內市場上,ICD仍處于市場培育期,我國ICD市場尚處于藍海狀態。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中國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依據出廠價,2020年,我國以起搏器、ICD為代表的心臟節律管理設備(CRM)市場規模已達到32.4億元。作為CRM最重要的細分市場,近五年來,我國ICD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在國產替代、醫療水平提升的背景下,我國ICD市場仍將保持增長態勢,預計2025年將達到10.2億元。
近年來,隨著相關技術進步,高端醫療器械國產替代步伐加快,但截止到目前,國內暫無獲得藥監局批準的ICD產品。我國ICD市場需求完全依賴進口,但國外ICD售價高昂,且供貨不穩定,ICD國產替代需求迫切,現階段,國內從事研究ICD的代表企業包括創領心律醫療、無雙醫療等。在國內企業積極布局下,ICD有望于2025年迎來國產替代高峰期。
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工作壓力增大,以及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心源性猝死(SCD)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受醫療水平限制,我國SCD搶救成功率極低,不足1%,我國人口基數龐大,SCD死亡人數位居全球首位。ICD是治療SCD的“金標準”,我國ICD市場發展空間廣闊。2020年,ICD被納入高值醫用耗材第二批集采清單,隨著集采工作的推進,ICD終端價格將逐漸下降,同時隨著醫療水平提升,未來ICD有望進入國家醫保,屆時將惠及更多患者。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提升,我國ICD市場保持較高增速增長,ICD屬于三類有源植入醫療器械,其具有制造工藝復雜、研發風險高等特點,目前我國ICD市場由國外企業壟斷,國內暫無國產ICD產品上市,但在國內企業積極布局、國家扶持力度加大的驅動下,未來五年,我國ICD有望迎來國產替代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