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肌無力(MG)是由于自身抗體作用,使得神經肌肉傳遞失敗,從而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癥肌無力由針對后膜上乙酰膽堿受體、肌肉特異性激酶或其他乙酰膽堿受體相關蛋白的自身引起。重癥肌無力在臨床中主要表現全身肌肉、骨骼無力,常見的癥狀有眼皮下垂、視力模糊、復視、斜視、苦笑容、吞咽困難等,更為嚴重的甚至會引起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導致死亡。
重癥肌無力目前治療主要采用非生物藥物,為超適應癥使用的免疫抑制劑或類固醇,主要為甲潑尼龍、環磷酰胺,主要以仿制藥形式上市,在全球得到普及。在全球中,僅有美國的依庫珠單抗一款用于治療重癥肌無力的生物藥物,中國在研管線數量相對較少。
在全球中,布局在重癥肌無力創新生物藥物的企業有VielaBio、RaPharmaceuticals、優時比、亞力兄、摩蒙塔制藥、ArgenxBVBA、CuraVac、武田制藥、諾華制藥、榮昌生物、和鉑醫藥等,大多為美國企業,藥物大多已經達到臨床III期階段。我國僅有兩款藥物處于臨期II階段,為榮昌生物的泰它西普及和鉑醫藥的HBM9161。
隨著重癥肌無力創新藥物上市,市場需求持續攀升,預計未來市場規模爆發式增長。在2021年全球重癥肌無力治療藥物市場規模為13.7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達到30.5億美元。中國重癥肌無力藥物市場規模也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在2021年達到0.45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達到2.5億美元。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罕見病,但近幾年全球以及中國重癥肌無力患者數量持續攀升,藥物治療需求較高,行業發展前景較好。全球中,重癥肌無力生物藥較少,僅有依庫珠單抗實現上市,但大多藥物仍處于臨床階段,我國也有企業布局在該領域,但尚未有藥物實現上市。未來隨著創新生物藥物的上市,重癥肌無力藥物市場規模持續攀升,行業發展前景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