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PLA),由乳酸縮聚制得,可完全生物降解。全球乳酸主要采用發酵法制備,產物為左旋乳酸,因此全球聚乳酸產品以左旋聚乳酸(PLLA)為主。高純度左旋聚乳酸生物相容性好,在人體內可降解為乳酸,通過代謝排出體外,因此可用作醫用材料。醫用級聚乳酸可以應用在醫療器械、藥品制造領域,能夠用來生產醫用器皿、一次性醫療器械、植入性醫療器械、藥物緩釋載體等。
聚乳酸可采用生物質資源為原料進行制備,例如玉米淀粉、農作物秸稈等,先發酵制得乳酸,再開環聚合制得聚乳酸。生物質資源為綠色清潔的可再生資源,聚乳酸分解后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對生態環境影響極小,因此聚乳酸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聚乳酸可應用范圍廣,其中,醫療領域是應用最早的市場之一,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已經采用醫用級聚乳酸制造出縫合線。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中國醫用級聚乳酸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醫用級聚乳酸具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且擁有無毒、透氣、防過敏、防螨抑菌、耐水耐潮、阻燃等優點,分解產物對人體健康無危害。醫用級聚乳酸可用來生產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輸液管/袋、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醫用床單等一次性醫療器械,藥物盒、醫療器械器皿等醫用容器,縫合線、組織修補膜、骨固定物、眼科植入物、支架等植入性醫療器械,以及藥物緩釋/控釋材料等。
2021年,全球聚乳酸需求量約為22萬噸,醫用級聚乳酸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有利于人體健康,開發應用價值大。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全球疫情形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一次性醫用防護用品需求量大,例如一次性醫用口罩、一次性防護服、一次性防護手套等,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醫療廢棄物,因此性能優異且生物降解性好的醫用級聚乳酸需求量快速增長。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是全球主要聚乳酸生產國之一,產能在全球總產能中的占比達到50%以上,且還在持續增加。但與國外企業相比,我國大部分聚乳酸企業規模偏小,以中低端產品生產為主,高端醫用級聚乳酸產能占比較少。目前,我國代表性醫用級聚乳酸生產企業有漢商集團旗下迪康中科,可生產百萬級超高分子量聚乳酸,可規模化生產醫用級聚乳酸。2021年7月,醫用級聚乳酸生產企業圣博瑪完成B輪數億元融資,表明我國資本對醫用級聚乳酸行業有較高關注度,有望推動我國醫用級聚乳酸行業規模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