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技術進步,全球在研藥物不斷增加,但其中近九成藥物為難溶藥物,如何提高難溶藥物溶解度、滲透性成為相關研究者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改變固態形態(固體分散體)、優化處方工藝、改變化學性質是目前制藥領域提高難溶藥物溶解性三大方式,其中固體分散體是目前成本最低、最佳的方法,在制藥領域應用十分廣泛。
固體分散體(SD)又稱為固體分散物,是指將藥物以分子、無定型、微晶態等高度分散狀態均勻分散在載體中形成的一種以固體形式存在的分散系統。固體分散體具有延緩藥物釋放、提高難溶藥物生物利用度、增加藥物穩定性等優勢,在心血管藥物、抗感染藥物、抗腫瘤藥物以及免疫抑制領域均有應用。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固體分散體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由于開發難度大,目前FDA批準上市的固體分散體藥物僅有30余個,其中重磅藥物包括瑞士諾華的依維莫司、安斯泰來制藥的他克莫司、阿斯利康/默沙東的奧拉帕利、瑞輝/安斯泰來的恩雜魯胺等。截止到目前,固體分散體概念提出已有60年歷史,產品也已升級到第五代,即納米固體分散體。
根據藥物釋放特征不同,固體分散體可分為速釋型、緩(控)型、靶向釋藥型;根據類型不同,固體分散體可分為簡單低共熔混合物、固態溶液、共沉淀物。在制備方法方面,固體分散體常見制備方法包括熔融法、溶劑法、溶劑/熔融法、研磨法、溶劑噴霧干燥法、雙螺旋擠壓法等。固體分散體常見載體材料分為腸溶性(如醋酸纖維素酞酸酯)、難溶性(如乙基纖維素)以及水溶性(如山梨醇、聚乙二醇類等)三類。
作為一種藥物制劑的中間體,固體分散體最大優勢在于提高難溶藥物溶解度,但由于開發難度大,目前固體分散體在制備工藝、配方、載體載藥量、理化性質等方面仍存在諸多挑戰,未來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固體分散體解決了難溶藥物溶解度/生物利用度低的問題,是一種極具發展前景的新型制劑技術,隨著全球醫學技術進步,固體分散體市場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外技術先進,目前市場發展已較為成熟,相比之下,我國固體分散體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未來市場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