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治療旨在緩解疾病進展,提升子宮肌瘤患者的生存質量。子宮肌瘤治療可分為隨診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微創/無創治療,其中以手術治療為主,隨著社會的發展,手術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微創、保留子宮及藥物治療等方式也越來越受重視。
我國政府長期以來對人民健康高度重視,積極推廣癌癥篩查及早診早治策略,對發病率高、篩查手段成熟的食管癌、宮頸癌等重點癌癥,逐步擴大早診早治項目覆蓋面,對篩查手段尚不成熟的重點癌癥,優化篩查適宜技術;增強醫務人員癌癥早診早治的意識和能力,推廣癌癥機會性篩查,提高醫院就診患者早診率,同時推動抗腫瘤藥的研制生產。
由于生活與工作壓力增加,加之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中國女性子宮肌瘤新發病數呈現增長態勢,成為子宮肌瘤治療行業發展的推動因素。同時,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中國醫療資源集中在一線及二線城市,呈現地域分布不均的特點。市場需求缺口疊加供應缺口將吸引子宮肌瘤治療行業社會資本的注入,提升市場規模。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子宮肌瘤治療行業深度研究及市場投資風險咨詢報告》顯示,子宮肌瘤治療行業與民眾生命健康息息相關,是醫療產業的一個細分領域,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小。2017-2021年,中國子宮肌瘤治療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呈現出良好的增長性。預計2022-2026年,國內子宮肌瘤患者數量仍將保持增加趨勢,對子宮肌瘤的治療需求也將進一步增長,這將帶動中國子宮肌瘤治療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新思界
產業研究人士認為,我國子宮肌瘤患者數量不斷增加,與此同時,由于患者子宮肌瘤的大小、數量、臨床癥狀以及生育要求和主觀愿望不同,不同的子宮肌瘤患者對治療的需求也存在差異,這便促進了我國子宮肌瘤治療各細分市場如子宮肌瘤藥物治療市場、微創治療市場等的發展壯大,進而促使整個子宮肌瘤治療行業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趨勢,為子宮肌瘤治療行業相關市場主體提供了投資機會和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