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禿是一種以斑片狀脫發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斑禿發病年齡常見于25-35歲之間,癥狀為頭皮、臉部或身體其他部分毛發部分或完全脫落。近年來,由于居民作息不規律、電子產品使用率增加、心理壓力增大,全球脫發人群不斷增長,斑禿患者規模隨之擴張,現階段,全球斑禿患者數量在1.5億人左右,其中中國約為460.0萬人。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斑禿藥物行業市場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作為全球第二大脫發癥狀,斑禿發病率僅次于雄性激素性脫發。但在脫發藥物市場上,目前全球僅有非那雄胺、米諾地爾兩款藥物獲批治療雄激素性脫發,而針對斑禿的藥物長期處于空白狀態,斑禿藥物研發需求迫切。
2022年6月12日,禮來和Incyte公司共同開發的JAK抑制劑巴瑞替尼獲得FDA批準上市,適用于嚴重成人斑禿,這是FDA批準的首款用于治療斑禿的全身性系統療法。巴瑞替尼的上市,實現了斑禿藥物市場的零突破。此外巴瑞替尼也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批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重度特應性皮炎。
目前全球僅有1款斑禿藥物獲批上市,但隨著臨床研究不斷深入,斑禿藥物市場即將進入收獲期。目前全球斑禿臨床在研藥物共15款,包括JAK1/2/3抑制劑杰克替尼、JAK3/TEC抑制劑ritlecitinib、JAK1抑制劑SHR0302、抗ILT-7單克隆抗體daxdilimab、IL-2/9/15抑制劑EQ101等,其中多數藥物進入中后期研究階段,科倫藥業的KL130008、Arrien Pharmaceuticala/Ornovi的ARN-4079已進入IND階段。
在斑禿藥物靶點方面,JAK抑制劑是最受歡迎的治療靶點,全球超6成的斑禿在研臨床管線靶點為JAK抑制劑,其他靶點如S1P、PD-1、ILT-7等基本是以個體出現。在療法類型方面,在研斑禿藥物類型包括傳統小分子抑制劑、單克隆抗體、多肽等,其中以傳統小分子抑制劑為主。在布局企業方面,斑禿藥物市場布局企業包括禮來、澤璟制藥、輝瑞、瑞石生物、啟元生物、Concert Pharmaceuticals、再極醫藥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斑禿是全球第二大脫發癥狀,近年來,多重因素影響下,全球脫發人群不斷增長,斑禿患者規模隨之擴大,斑禿藥物市場發展空間廣闊。目前已上市的斑禿藥物僅有1款,但多數在研藥物已進入中后期階段,隨著時間推移,斑禿藥物市場將迎來收獲期,屆時或將有更多的斑禿患者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