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電子內窺鏡是一次性使用的電子內窺鏡,屬于一次性醫療用品,相比于傳統重復使用的內窺鏡,其沒有交叉感染風險,無需維修,沒有消毒、維修等環節,可實現手術連臺,提高效率。隨著分級診療的推進,基層內窺鏡市場擴展,內窺鏡“耗材化”已成趨勢。
內窺鏡經歷了硬性內窺鏡、纖維內窺鏡和電子內窺鏡三個階段的發展,目前電子內窺鏡已經成為微創診斷和治療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而一次性電子內窺鏡的發展歷史較短,2009年Ambu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一次性使用的柔性支氣管鏡Ambu aScope,一次性電子內窺鏡才開始發展起來,但是在電子內窺鏡的成熟應用的背景下,一次性電子內窺鏡行業發展迅速。
目前,全球一次性電子內窺鏡產品已發展出許多種類,通常按照內窺鏡所到達的部位不同分為耳鼻喉內鏡、口腔內鏡、胃腸鏡、尿道膀胱鏡、腹腔鏡、關節鏡、喉鏡等,例如一次性使用電子膀胱內窺鏡、一次性電子輸尿管軟鏡、一次性電子支氣管鏡、一次性電子膀胱腎盂鏡、一次性電子膽道鏡等。
相較于傳統內窺鏡,一次性電子內窺鏡在減少醫院采購成本的同時還能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檢查體驗、避免交叉感染,近幾年,一次性電子內窺鏡已經覆蓋泌尿科、消化科、呼吸科、婦科等多個科室,新思界
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一次性電子內窺鏡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隨著一次性電子內窺鏡的普及和生產工藝技術的提高,全球一次性電子內窺鏡市場規模快速增長,2021年已接近60億元,增速超過60%,而中國一次性電子內窺鏡市場規模增速接近150%。
我國一次性電子內窺鏡研究及產業化相對較晚,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我國一次性電子內窺鏡已經逐漸從最初的依賴進口、模仿改制向學習創新、深度合作方向發展。目前,我國一次性電子內窺鏡產品主要集中于泌尿外殼、呼吸科領域,目前已有普生醫療、瑞派醫療、英諾偉-安清醫療、幸福工場及北方騰達獲得一次性內窺鏡NMPA注冊證,部分企業正在積極布局消化科及肺科領域,豐富產品線。其中瑞派醫療是全國首個取得一次性使用電子膀胱內窺鏡III類注冊證的企業,也是目前在一次性內窺鏡領域持有III類注冊證最多的企業。
未來,隨著老齡化趨勢和環境污染加重,消化道與呼吸道疾病發病率進一步上升,癌癥早篩工作逐步推進,內鏡診療市場放量醫療資源下沉,內鏡微創診療技術滲透率提高,將進一步促進一次性電子內窺鏡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預計2026年,中國一次性電子內窺鏡市場規模將接近20億元,行業發展前景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