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生物打印技術是3D打印技術的重要分支,是指一種以計算機三維模型為“圖紙”,裝配特制“生物墨水”,從而制造出人造器官和生物醫學產品的新科技手段。3D生物打印是集計算機圖形學、機器人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等多種學科為一體的技術,技術復雜程度較高,其在再生醫學領域中發揮著獨特作用,為生物材料、干細胞、腫瘤、發育生物學等醫學研究與治療領域提供了一種新工具。
目前3D生物打印技術主要包括噴墨生物打印、擠壓生物打印和激光輔助生物打印技術三大類。其中噴墨生物打印技術已在皮膚與軟骨原位再生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擠壓生物打印技術已在分支血管樹、主動脈瓣膜、體外藥物代謝、腫瘤模型等組織與模型制造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激光輔助生物打印技術已在多層皮膚結構、原位骨、體外生成骨組織等制造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正在不斷加深,老年人口骨質疏松、股骨椎骨骨折、牙齒磨耗、心腦血管、腫瘤等疾病發病率正不斷提升,不斷加快的人口老齡化進程為國內3D生物打印市場發展提供了廣闊需求空間。當前在國內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及3D生物打印技術應用領域不斷擴展背景下,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3D生物打印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國內3D生物打印市場規模達到28.9億元,同比增長23.5%,行業發展前景較好。
經過近些年研究與發展,我國3D生物打印行業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目前國內市場參與主體眾多,其中外資企業主要有Organovo Holdings、Nano3D Biosciences、Cyfuse、Advanced Solutions、Prellis Biologics、REGENHU等;本土企業主要包括捷諾飛生物、藍光英諾、上普生物、邁普醫學、鉑力特增材技術等。
從市場格局來看,目前3D生物打印企業專注領域尚未統一,且多數企業仍處于研發、臨床試驗階段,因此國內3D生物打印市場格局較為分散、競爭格局還未穩定,行業未來發展仍有巨大空間。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同時目前國內3D生物打印行業發展仍面臨研發技術難度較大、研發技術成本較高、關鍵材料生物墨水品類較少、標準體系尚未完善、科研成果轉化較難等困境,行業發展仍面臨著巨大挑戰。目前國內3D生物打印行業發展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局面,未來行業發展還需緊抓機遇與突破挑戰,促進行業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