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導管,一種介入醫療器械,是血管造影術的關鍵介入器械之一,主要功能是提供通道,使造影劑順利進入血管內,產生造影效果,以便于血管系統疾病診斷與治療。
造影導管主要由導管體、導管頭端、導管座等組成。導管體一般為三層結構,內層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中間層采用不銹鋼作為加強體,外層采用聚酰胺材料;導管頭端采用聚醚嵌段聚酰胺等材料,為了加強顯影,也會含有不透射線的鎢或者硫酸鋇等;導管座采用聚亞安酯、尼龍12等材料。造影導管為一次性使用產品,通常采用環氧乙烷進行滅菌。
造影導管用于血管造影術中,在造影導絲的引導下進入血管到達指定部位,輸送不透射線的造影劑,以顯示血管病變的精準位置、范圍以及程度,可用于冠狀動脈、外周血管疾病診療領域,為實施血管介入手術提供準確影像支持。
隨著生活習慣改變,我國以及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不斷增多。從我國來看,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顯示,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億例,其中冠心病1139萬例,下肢動脈疾病4530萬例。在此背景下,我國以及全球造影導管市場空間不斷增大。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造影導管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造影導管市場規模約為13.6億美元;預計2022-2028年,全球造影導管市場將以7.3%左右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增長;預計發展到2028年,全球造影導管市場規模將接近20.8億美元。2022年,中國造影導管市場規模約為4.0億美元,在全球總市場中的份額占比達到29.4%。
造影導管需在血管中順利前行,能夠通過復雜結構血管并不會對血管內壁造成較大傷害,且導管內徑需要能夠通行導絲、顯影劑等產品,因此造影導管需要具備合適的軟硬度及彈性、光滑的外表面、良好的可操控性、良好的顯影性、較大的內徑等特點,具有一定技術壁壘。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市場中,造影導管領先供應商主要有康蒂思、波士頓科學、泰爾茂、美敦力、麥瑞通醫療、庫克醫療、雅培、貝朗醫療、Asahi等;在我國市場中,造影導管生產商主要有恒瑞醫療、益心達、樂普醫療、麥普奇醫療、康德萊、微創醫療等。近年來隨著技術水平不斷進步,我國造影導管市場國產化率逐步提升,但國產產品與進口產品相比,核心技術仍存在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