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端通路導管,一種介入手術器械,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介入器械配合使用,用于血管系統疾病治療領域。
遠端通路導管主要由導管體、導管座、可分離導入鞘等組成。導管體為單腔結構,管壁一般采用三層材料制造而成,內層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中間層為加強層,采用不銹鋼、鎳鈦合金等材料,外層采用聚醚嵌段聚酰胺、聚氨酯、尼龍等材料,外表面覆蓋親水涂層,遠端帶有不透射線標記帶。遠端通路導管為一次性使用產品,通常采用環氧乙烷進行滅菌。
遠端通路導管經皮穿刺進入血管中,可用作導引導管,傳輸其他介入診斷或者手術器械,例如輸送微導管、彈簧圈、支架等到達血管指定部位;可用作造影導管,輸注造影劑;也可用作抽吸導管,負壓吸引血栓;并可作為回收介入器械的通道。遠端通路導管可用于神經血管、冠狀動脈、外周血管系統中,適用場景范圍廣。
在臨床上,導引導管應用較多,但其頭端到位低,且在迂曲血管中通過性較差,遠端病變難以到達;中間導管可到達較遠病變位置,但支撐力較差,需要其他介入器械作為支撐,增加了血管介入手術復雜性。與前兩者相比,遠端通路導管具有優良的通過能力以及支撐能力,可到達遠端病變部位,并且不僅適用于通路建設,還適用于抽吸取栓,在部分應用場景中具有較強不可替代性。
遠端通路導管在腦卒中治療中優勢明顯,例如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若血栓處于大腦較遠位置,遠端通路導管可在微導絲、微導管的帶動下良好跟進,到達血栓起始部位后,可對血栓進行負壓吸引,同時可輸送取栓支架進行聯合治療,從而達到更好治療目的。
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顯示,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億例,其中腦卒中1300萬例,冠心病1139萬例,下肢動脈疾病4530萬例。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遠端通路導管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在此背景下,我國遠端通路導管市場空間不斷增大。2022年,在我國缺血性腦卒中介入醫療器械領域,遠端通路導管市場規模占比達到40%左右。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市場中,遠端通路導管領先生產商主要有強生、史賽克、Penumbra等。在我國市場中,遠端通路導管生產商主要有通橋醫療、加奇生物、艾柯醫療、勵楷科技、沃比醫療、友德邦醫療、易介醫療等。目前我國市場中有十余款遠端通路導管產品,隨著國內介入醫療器械企業實力不斷提升,獲批上市的國產遠端通路導管逐漸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