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鞘,是應用于血管介入診療領域的一種醫療器械,一般通過經皮穿刺方式建立皮膚到血管的進出通道,便于其他血管介入器械進入或退出,以實現血管疾病的診斷或治療,并在介入器械反復進出血管時保護被穿刺血管壁,降低其受到的傷害。
血管鞘主要由鞘管、擴張器、止血閥、連接器、連接管等組成;血管鞘與擴張器、穿刺針、導絲等共同組成血管鞘套裝。從材料選擇來看,鞘管一般采用不透射線氟化乙丙烯、聚四氟乙烯、尼龍6等,外表面覆蓋聚乙烯吡咯烷酮親水涂層;擴張器采用聚乙烯、ABS等;止血閥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硅膠等;連接器采用聚碳酸酯;連接管采用聚氯乙烯;穿刺針采用不銹鋼;導絲采用不銹鋼、鉑鎢合金等。
血管鞘適用于絕大多數血管系統疾病介入診療領域,經皮穿刺進入血管后,可輸送/撤出導管、球囊、支架等介入器械,以及造影劑、血管擴張藥等藥劑,還具有血樣抽取、血壓監測等作用。根據長度來劃分,血管鞘可以分為短鞘、長鞘兩大類,短鞘又分為超短鞘、標準短鞘兩種。超短鞘一般用于血管造影、血透通路等方面;標準短鞘用于橈動脈、股動脈、腎動脈介入等方面;長鞘適用于頸動脈介入等方面。
在臨床上,血管介入導管應用普及率較高,導引導管支撐性好,但頭端到位低,不能到達遠端病變,且在形狀復雜血管中通過性差;中間導管通過性以及遠端到位能力優于導引導管,但支撐力較差;遠端通路導管同時擁有前兩者的優點,但對于過于迂曲的血管,其支撐力仍存在不足。較多情況下,為前往難到達病變部位,血管鞘會配合中間導管或者遠端通路導管使用。
例如在缺血性腦卒中治療中,若血栓位置在腦動脈遠端,需要采用遠端通路導管。腦血管形狀復雜,遠端通路導管需要更佳的支撐力才能順利前進。在血管鞘的支撐下,遠端通路導管展現出優異的前進能力,能夠到達遠端病變部位,進而進行血栓抽吸、支架取栓等操作,從而治療腦卒中。
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顯示,我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億例。受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上升、患者數量不斷增多影響,我國血管介入手術量不斷增長,拉動血管鞘需求不斷上升。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血管鞘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8-2022年,我國血管鞘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7.8%,2022年市場需求量約為5420萬個。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血管鞘市場中,國內外企業并存,代表性企業主要有泰爾茂、美敦力、康蒂思、麥瑞通、雅培、波士頓科學、庫克醫療、康德萊、迪瑪克、益心達、樂普醫療、博邁醫療、麥普奇等。目前,我國國產血管鞘與進口產品技術差距逐步縮小,國內外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