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監護設備,是用于醫療行業,用來監測患者重要生命體征參數的裝備。醫療級可穿戴監護裝備,也稱為可穿戴醫療監護設備,是可以直接穿戴在身上的便攜式醫療監護設備,具有感知、數據收集/存儲/分析/傳輸等功能,智能化發展特征顯著。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智能可穿戴設備主要是消費級產品,例如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等,擁有一定的健康管理功能,但監測的參數少,且精準性有限,無法滿足醫療領域需求。
醫療級可穿戴監護裝備產品種類較多,按照監測的參數來劃分,主要有心電測量設備、血壓測量設備、血氧測量設備、血糖測量設備等,可實時對人體健康進行監控,幫助用戶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潛在健康風險,從而預防疾病發生,或者降低疾病發病率。
2022年,全球可穿戴醫療設備市場規模約為772.9億元,預計到2028年將增長至1885.0億元,受市場前景吸引,美敦力、強生等大型醫療設備廠商紛紛進入布局。醫療級可穿戴監護裝備是可穿戴醫療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空間也隨之不斷增大。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為28004萬人,占比達到19.8%。隨著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習慣改變,我國慢病患者不斷增加,對比來看,老年人慢病發病率更高。為滿足巨大養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我國政府積極推動智慧養老產業發展,可穿戴醫療設備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醫療級可穿戴監護裝備因此迎來發展契機。
我國政府對醫療級可穿戴監護裝備的研發與生產重視度不斷提升,2021年12月,工信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攻關基于新型傳感器、新材料、微型流體控制器、新型專用醫療芯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醫療級可穿戴監護裝備和人工器官。在此背景下,我國醫療級可穿戴監護裝備市場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