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鎂合金屬于第三代生物醫用材料,指應用于臨床治療領域的鎂合金。與醫用不銹鋼和醫用鈦合金相比,醫用鎂合金具有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機械性能優良、彈性模量低、密度低等特點,在骨修復、心血管植入、口腔植入等領域應用較多。
醫用鎂合金產品種類豐富,包括可吸收鎂合金支架、醫用鎂合金骨釘、鎂多孔骨修復材料、鎂合金口腔嵌體、鎂合金義齒支架等?晌真V合金支架為醫用鎂合金市場主流產品,其主要用于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中,具有排異反應小、可降解、無毒、可吸收性好、承托力強等優勢。目前,我國可吸收鎂合金支架進口依賴度較高,未來隨著本土企業技術水平提升,其市場國產化進程有望加快。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醫用鎂合金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作為第三代生物醫用材料,醫用鎂合金在骨修復、心血管植入、口腔植入等領域應用較多。骨修復手術多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等疾病,我國人口基數大,骨質疏松癥患者數量眾多,2022年我國骨質疏松癥患者數量已突破1億人,其中50歲以上患者占比達近三成。在此背景下,醫用鎂合金作為骨修復材料,市場空間不斷擴展。
近年來,受市場前景吸引,全球醫用鎂合金研發熱情高漲。在本土方面,2021年上海交大戴尅戎、郝永強團隊通過試驗證實可降解鎂合金骨釘可用于治療內踝骨折。在全球方面,2023年2月,德國Michael Haude教授利用醫學成像技術,成功證實第三代鎂合金可吸收支架的介入治療效果要優于第二代產品。未來伴隨研究深入以及技術進步,醫用鎂合金應用范圍將得到進一步擴展。
全球醫用鎂合金主要生產商包括德國Syntellix AG公司、德國百多力公司(Biotronik)、韓國U&I公司、美國MDC公司等。與海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醫用鎂合金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宜安科技、卓恰醫療、盛鎂鎂業、云海金屬等為我國醫用鎂合金主要生產商。宜安科技自主研發的可降解鎂骨內固定螺釘已獲得臨床批件,為我國醫用鎂合金龍頭企業。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醫用鎂合金綜合性能優良,在眾多臨床治療領域擁有廣闊應用前景。受益于本土企業及科研機構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我國醫用鎂合金應用范圍不斷擴展,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國產醫用鎂合金產品市場占比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