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瓣是人工心臟瓣膜的發展趨勢,其采用生物瓣、以經導管介入的方式植入人體內,用來治療心臟瓣膜病。按照擴張模式的不同來劃分,介入瓣可以分為自膨脹瓣膜、球囊擴張瓣膜兩大類。自膨脹瓣膜,簡稱自膨瓣,經導管輸送至病變心臟瓣膜位置后,輸送鞘管回撤,其自行膨脹擴張,替代原有心臟瓣膜功能。
心臟瓣膜的功能是保證血液順利流動,并防止血液反流,當其發生病變(狹窄、關閉不全)時,會導致血流量降低或者血液反流。中度及以上心臟瓣膜病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外科開胸手術損傷大,經導管介入治療成為重要解決方案。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TAVR)、經導管肺動脈瓣置換(TPVR)、經導管二尖瓣置換(TMVR)、經導管三尖瓣置換(TTVR)均需要采用介入瓣。
自膨脹瓣膜,徑向支撐力較強,瓣口面積大,血流動力學較好,并且撐起圓度要求低,釋放時所在空間要求較小,可以植入在瓣膜上,這是其優點。但自膨脹瓣膜釋放時控制性要求高,否則會破壞心肌結構。在全球范圍內,自膨脹瓣膜應用比例較低,僅在40%左右。歐美企業最先研究開發的是球囊擴張瓣膜,自膨脹瓣膜研發相對滯后,產品獲批上市時間晚。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自膨脹瓣膜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鈣化性心臟瓣膜病在我國較為常見,對比球囊擴張瓣膜,自膨脹瓣膜治療效果更優,因此在我國市場中,自膨脹瓣膜應用比例高。我國介入瓣研究起步較晚,但最先研發的是自膨脹瓣膜,2022年7月,啟明醫療自主研發的VenusP-Valve獲批上市,是我國首個獲批的自膨脹瓣膜,為經導管肺動脈瓣置換(TPVR)產品。
在海外市場中,自膨脹瓣膜相關廠商主要有美敦力、愛德華生命科學等;在我國市場中,自膨脹瓣膜研發及生產廠商主要有啟明醫療、邁迪頂峰、沛嘉醫療、心通醫療等。2021年3月,美敦力推出Harmony,是一款經導管肺動脈瓣置換(TPVR)產品,由于品質問題2022年3月召回,2023年2月再次重新推出。國內外對比來看,我國啟明醫療仍具有先發優勢。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現階段,我國中度及以上心臟瓣膜病治療依然主要采用外科開胸手術置換的方法,其創傷大、恢復速度慢,難以滿足年老體弱患者需求,因此血栓發生率低、無需終生抗凝、創傷小、恢復速度快的介入瓣成為發展趨勢。對比球囊擴張瓣膜,自膨脹瓣膜更符合我國鈣化性心臟瓣膜病患者治療需求,未來市場發展潛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