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藥物屬于治療性生物制劑的細分品類之一,是一種由抗體物質組成的藥物,多用來進行移植排斥反應、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的治療。與傳統治療藥物相比,抗體藥物具有靶標專一性高、特異性高、性質均一、治療效果更明顯等優勢。隨著生產技術逐漸進步,抗體藥物種類日益豐富,具有多種分類方式。根據作用機制不同,抗體藥物可分為單克隆抗體(mAb)、多克隆抗體、抗體藥物復合物、抗體偶聯藥物(ADC)、雙特異性抗體(BsAb)、可溶性重組抗體受體、抗體片段等;根據應用領域不同,抗體藥物可分為免疫抗體藥物、抗腫瘤藥物、自身抗體藥物等。
從細分產品來看,單克隆抗體藥物已經成為抗體藥物中應用最廣泛的細分領域,在整體市場中的占比最大,為93.62%;其次為抗體偶聯藥物,市場占比為3.53%;排名第三的是雙特異性抗體藥物,市場占比為2.85%。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抗體藥物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居民人居收入水平逐漸推升,對身體健康的在意程度逐漸增長,人均醫療消費支出逐漸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為2120元,同比增長了0.20%。再加上我國腫瘤患病人數逐漸增加,抗體藥物作為治療腫瘤效果較好的藥物,市場滲透率逐漸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國抗體藥物市場規模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從2018到2022年,我國抗體藥物市場規模由163.1億元增長至758.2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6.84%。
現階段,我國抗體藥物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尚未形成穩定的競爭格局。國外抗體藥物企業主要有輝瑞制藥、強生集團、默沙東制藥、諾華集團、艾伯維醫藥、賽諾菲等,國內抗體藥物企業主要有眾合生物、恒瑞醫藥、海正藥業、百濟神州、信達生物、齊魯制藥、百奧泰生物、復宏漢霖等。由于國外抗體藥物企業起步較早,自主研發能力較強,產品質量較高,占據了我國大部分市場。國內抗體藥物企業由于起步較晚,生產技術相對落后,導致其市場競爭力較弱。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抗體藥物企業不斷壯大,在研發領域取得顯著進展,多個創新藥物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與國際先進企業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隨著我國抗體藥物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藥物研發效率逐漸提高,藥物種類將逐漸增多,未來有望實現國產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