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偶聯藥物英文簡稱為ADC,是指由靶向腫瘤特異性抗原或腫瘤相關抗原的單克隆抗體與不同數目的小分子毒素通過連接子偶聯組成的藥物。與傳統抗體類腫瘤藥物相比,抗體偶聯藥物具備了細胞毒素的高活性以及單抗藥物的高靶向性等優點,殺傷腫瘤細胞的效率更高,同時對人體系統產生的傷害更小,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抗體偶聯藥物不斷進行更新迭代,目前已經發展到第四代產品。第四代抗體偶聯藥物主要由抗體、毒素和連接物三部分組成,其中抗體部分與腫瘤細胞表面進行結合,使腫瘤細胞的細胞膜向內凹陷,形成內體囊泡并將抗體偶聯藥物吞入,當抗體部分被細胞內的酶類進行降解時,抗體中的毒素就被釋放出來從而殺傷腫瘤細胞。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7年中國抗體偶聯藥物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現階段,癌癥作為一種致死率較高的疾病,不僅治療周期長,價格昂貴,還可能會再次復發。近幾年,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居民生活壓力逐漸加大,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及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使得我國癌癥患病人數逐漸增多。抗體偶聯藥物作為一種新型靶向的抗癌藥物,具有高效低毒等優點,市場普及率逐漸提升。隨著我國居民收入逐漸提高,居民就診意愿逐漸強烈,抗體偶聯藥物的需求逐漸增長。在此背景下,我國抗體偶聯藥物市場規模呈現出穩定增長的態勢。2022年,我國抗體偶聯藥物市場規模為57.7億元,同比增長了32.8%。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國抗體偶聯藥物市場中企業數量較多,尚未形成穩定的競爭格局。國外抗體偶聯藥物企業主要有默沙東、BMS、惠氏、強生、阿斯利康、羅氏、諾華、安進、武田、吉利德、輝瑞等,國內規模較大的抗體偶聯藥物企業主要有榮昌生物、科倫博泰、百奧泰、樂普生物、恒瑞醫藥、石藥集團、華東醫藥等。國外抗體偶聯藥物企業研發技術較為先進,藥品治療效果較好,占據了我國大部分市場。國內抗體偶聯藥物企業由于起步較晚,自主研發能力較弱,市場占有率相對較低。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我國抗體偶聯藥物企業快速發展,不斷加大研發投入,自主研發能力逐漸提高,藥物質量逐漸提升,未來有望實現國產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