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磁體是磁共振成像設備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決定了磁場均勻性與穩定性,直接影響磁共振成像設備的成像質量。超高場磁共振成像是指主磁體的磁場強度大于等于3.0T,即采用高場強磁體作為主磁體。
磁共振成像(MRI),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繪制物體內部結構圖像,是一種革命性的醫學影像設備,具有軟組織分辨力強、可提供全身各部位圖像、無電離輻射損傷等優點,市場滲透率不斷提高。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3-2028年中國超高場磁共振成像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磁共振成像設備的圖像分辨率、成像速度要求不斷提升,超高場磁共振成像成為發展趨勢,其具有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對比度、快成像速度等特點,可用于神經系統疾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早期診斷領域。在此背景下,主磁體磁場強度要求也隨之提升,高場強磁體成為關注重點。
目前,臨床上應用的超高場磁共振成像設備主磁體的磁場強度為3.0T,由于考慮安全因素,尚未有3.0T以上超高場磁共振成像設備進入臨床。但根據實驗室研究結果顯示,大于7.0T的超高場磁共振成像設備在成像質量、成像速度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且安全性良好,因此超高場磁共振成像設備研發速度加快,高場強磁體需求快速增長。
目前已經開發問世的超高場磁共振成像設備主磁體磁場強度主要是7.0T、9.4T、11.7T,超過12.0T的超高場磁共振成像設備對主磁體性能要求更為嚴苛,高場強磁體需要采用綜合性能更為優異的超導磁體,研制壁壘高,還有降低設備可靠性的風險。
除應用在疾病診斷領域外,超高場磁共振成像還可以應用在手術室中,通過實時掃描給出影像,可精確定位病變部位,以實施手術,能夠最大程度地防止術后并發癥,在神經腫瘤學領域具有重要意義。高場強磁體研制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范圍內,西門子在高場強磁體、超高場磁共振成像設備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已經研發出11.7T超高場磁共振成像設備。我國人口規模大,醫療市場需求旺盛,超高場磁共振成像設備更具發展潛力。2022年5月,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團隊成功研制出9.4T超高場人體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導磁體。由此可以看出,我國高場強磁體研制能力正在快速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