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形器是指裝配于人體四肢、軀干等部位的體外器具的總稱,主要起到預防或矯正四肢、軀干的畸形,治療骨關節及神經肌肉疾病并補償其功能等作用。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矯正器質量不斷提升,治療效果不斷提高,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愈加廣泛。
矯形器種類多樣,根據功能不同可分為保護用矯形器和穩定用矯形器;根據裝配部位不同可分為上肢矯形器、下肢矯形器、脊柱矯形器;根據適用疾病不同可分為足矯形器、爪形手矯形器、脊柱側彎矯形器等。
矯形器產業鏈上游為聚烯烴類、碳纖維復合材料等原材料的供應,下游主要用于康復治療、臨床治療等領域,主要通過各級醫療機構抵達終端客戶手中。近年來隨著醫療改革不斷推進,優質醫療資源逐漸下沉發展,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現象逐漸得到改善,醫療機構數量不斷增長,為矯形器提供良好發展基礎。
矯形器能夠幫助改善殘疾群體及老年群體生活質量,減輕家庭負擔,具有重要意義。我國人口基數大,殘疾人群數量較多,同時在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我國老年人口數量不斷增長,矯形器具有廣闊消費市場。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中國殘疾人總人數為8591.4萬人,占總人口的6.16%,其中肢體殘疾人為1735.5萬人。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矯形器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在多重利好因素下,近年來我國矯形器產量及需求量均呈增長態勢。2022年中國矯形器產量超過10650萬件,需求量約為3768萬件。隨著醫保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國民醫療支付能力不斷提高,疊加生產技術進步、產品價格上升等影響,國內矯形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2年中國矯形器市場規模約為93億元,同比增長約7%。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國家對國民健康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出臺《“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等多項政策鼓勵支持康復輔助器具等產品的研發生產。矯形器作為重要的康復醫療器械,具有良好發展環境。在下游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的背景下,國內矯形器研發生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目前國內矯形器研發生產企業有河北康惠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泰州萊賽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廣州迪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