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生物標志物是指示機體、器官、組織、細胞及亞細胞層面衰老相關結構或功能退變的生理及分子指標。衰老是生物體必經的生理過程,但同時衰老也與多種疾病密切相關,包括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阿爾茨海默氏病、動脈粥樣硬化、間質性肺纖維化(IPF)、腎硬化等。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衰老生物標志物產品市場分析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衰老生物標志物具有特異性、可操作性、系統性,可用于監測和評估衰老過程,預測細胞、器官衰老向病變的演化程度,在預防、診斷和治療衰老相關疾病方面應用潛力巨大。
衰老生物標志物檢測方法有細胞染色法、酶聯免疫吸附劑測定(ELISA)、光學顯微鏡法、熒光素原位雜交法(FISH)、實時熒光定量PCR(qPCR)等。我國是全球老齡人口最多、人口老齡化進程最快的國家之一,衰老相關疾病預防和管理需求迫切,衰老生物標志物市場可開發空間廣闊。
衰老生物標志物主要分為細胞衰老生物標志物、器官衰老生物標志物。2023年,為科學評估人體衰老程度、奠定衰老相關基礎研究,中國衰老標志物研究聯合體發布了《血管衰老標志物專家共識(2023)》、《骨骼衰老標志物專家共識(2023)》、《腦衰老標志物專家共識(2023)》等。
細胞是器官和生物體的基礎,細胞衰老將驅動著器官和生物體衰老。細胞衰老在一段時間內仍保持代謝活性,但通常會出現細胞周期停滯、信號通路異常、衰老相關分泌表型、大分子損傷、線粒體功能障礙、代謝紊亂等特征。目前被廣泛接受的細胞衰老生物標志物較少,主要有β-半乳糖苷酶(SA-β-gal)、脂褐素、核纖層蛋白B1、VEGF等。
器官衰老生物標志物分為腦、心臟、血管、肺、肝臟、腎臟、骨骼、骨骼肌、脂肪組織、皮膚、腸道、生殖系統、造血系統等衰老生物標志物。器官衰老生物標志物較多,其中血管衰老生物標志物有血管收縮素轉換酶-1、C反應蛋白、內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等,骨骼肌衰老生物標志物有基質金屬蛋白酶9、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提升,全球衰老生物標志物檢測市場發展迅速,相關布局企業不斷增加,包括Tally Health、Elysium Health、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Novos Labs、亨特醫療、美因基因、時光派等。我國衰老群體龐大,為覆蓋更多人群,未來衰老生物標志物檢測將不斷從醫療、醫美等領域向家庭領域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