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修復材料是指通過手術植入人體以修復骨骼缺損的器件和材料,主要用于提供支撐和保護受損骨骼,并促進骨細胞的再生和愈合,通常具有良好的組織相容性、可降解性。骨修復材料種類多樣,根據材質不同可分為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復合材料等;根據功能不同可分為骨愈合材料、結構支持材料、生物活性材料等。
骨骼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支撐人體、保護重要臟器、發揮造血功能等重要作用。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國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運動健身人群數量不斷增長,近年來我國骨損傷發病人群數量不斷增加,骨修復材料具有廣闊消費市場。2022年我國骨損傷發病人群數量超過290萬人。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中國骨修復材料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隨著我國醫療技術不斷進步,以及下游需求不斷增加,近年來我國骨修復材料市場規模呈快速發展態勢。2018年我國骨修復材料市場規模超過5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接近26億元,2018-2022年復合年增長率超過約為51%。
骨修復材料主要用于各級醫療機構。隨著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醫療支付能力不斷提高,疊加醫保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優質醫療資源逐漸下沉發展,骨修復材料市場需求將持續釋放,行業具有廣闊發展前景。
骨修復材料屬于植入類醫療器械,行業具有較高技術壁壘。近年來,國家對醫療產業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支持醫療器械產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為行業提供良好發展環境。
國外骨修復材料行業起步較早,發展時間長,在研發能力、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等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在全球市場中處于主導地位,代表性企業有強生、史塞克等。我國骨修復材料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研發及生產技術不斷進步,市場國產化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國內骨修復材料研發生產企業有奧精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三友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相關研究不斷深入,生物技術不斷進步,以及骨組織修復需求不斷增加,骨修復材料技術水平將不斷提升,新材料、新工藝將不斷涌現,將更加符合患者的個性化需求,行業具有較大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