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探針,基于分子雜交技術制造而成的探針,目的是檢測互補核酸序列,是實現分子成像的核心技術。PET/CT分子探針,是PET/CT成像過程中所使用的分子探針,其性能優劣直接影響PET/CT成像效果。
PET/CT(正電子發射及X射線斷層掃描),將PET與CT兩種成像技術優點相結合,是高端分子影像設備,在疾病診斷準確性、病灶定位準確性等方面提升明顯,特別在腫瘤早篩領域應用價值大。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4-2028年PET/CT分子探針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已經具備PET/CT生產能力,聯影醫療為代表性企業,PET/CT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利好分子探針需求增長。
PET/CT分子探針包括放射性核素分子探針、光學分子探針等類型。放射性核素分子探針采用放射性核素進行標記,可對細胞代謝、增殖、凋亡等進行成像,應用比例較高;光學分子探針采用熒光染料、量子點等進行標記,利用拉曼散射效應、光聲效應等進行成像,可對腫瘤、腫瘤血管生成、生物組織、微生物等進行成像。PET/CT分子探針不同產品優缺點存在差異,可根據臨床實際應用需求進行選擇。
18F-FDG(氟代脫氧葡萄糖)是最常用的一種PET/CT分子探針,可用于腫瘤診斷領域,在以葡萄糖為能量來源的腫瘤檢測方面效果好,但在部分腫瘤診斷時存在假陰性缺點,例如高分化肝癌、腎透明細胞癌診斷時不能有效顯示病灶。因此PET/CT分子探針技術還在不斷進步,68Ga-FAPI(用于乳腺癌、結腸癌、胰腺癌診斷)、18F-PSMA(用于前列腺癌診斷)等新型產品陸續被開發問世。
我國PET/CT分子探針研究與應用正在不斷深入。2021年10月,西京醫院核醫學科團隊的“新型68Ga核醫學PET/CT探針研發及臨床應用研究”,獲得“2021年中國核學會核科技成果獎”,研發的68Ga標記新型腫瘤多肽分子探針可實現腫瘤特異診斷、分期與監測,提升PET/CT腫瘤診斷準確性。此外,柳州市工人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成功合成或臨床轉化了多種PET/CT分子探針。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PET/CT分子探針可以廣泛應用于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腎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多種惡性腫瘤,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多種疾病診斷領域。目前我國PET/CT保有量偏低,隨著國產設備逐漸得到市場認可,其增長空間巨大,未來PET/CT分子探針擁有廣闊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