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疫苗,是預防、控制動物疫病的關鍵生物制品,通過將特定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減毒、滅活或基因工程等方法處理后制成。這些處理后的抗原成分注入動物體內,能夠刺激動物免疫系統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當動物再次接觸到真實的致病微生物時,免疫系統便會迅速識別并將其清除,從而有效預防疫病發生,保障動物健康。不僅如此,動物疫苗的廣泛應用還能減少人畜共患病傳播風險,對畜牧業發展、食品安全以及公共衛生安全都有著重要意義。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年動物疫苗行業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顯示,近些年,國內眾多科研團隊與企業在動物疫苗領域積極投入,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例如,周繼勇教授率領團隊,聯合杭州佑本動物疫苗有限公司、成都史紀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經過長達10多年的攻關,研發出豬偽狂犬病滅活疫苗(gE/TK基因缺失HD/c株)。該疫苗采用基因編輯技術,刪除II型(變異株)偽狂犬病毒的gE/TK基因創制毒種,并利用懸浮細胞培養工藝制備;經嚴格技術評審與產品質量復核,于2025年2月25日被農業農村部批準為新獸藥。
在技術創新的驅動下,中國動物疫苗產業正經歷從傳統工藝向現代化生物制造的轉型。除基因編輯技術外,重組亞單位疫苗、病毒樣顆粒(VLP)疫苗等新型技術平臺逐步落地,中牧實業、普萊柯等龍頭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提升生產效能,細胞培養疫苗的規模化生產能力大幅增強。
此外,政策層面的利好持續釋放,農業農村部2024年修訂的《新獸藥注冊管理辦法》將創新疫苗的評審周期縮短40%,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類新獸藥給予3年市場保護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畜禽重大疫病防控與高效安全疫苗創制”專項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推動建立了從病原發現到產業化的全鏈條技術體系。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寵物疫苗領域成為新的增長極,隨著養寵人群突破9000萬,國產犬貓狂犬疫苗、貓三聯疫苗陸續上市,打破了進口產品長期壟斷的局面。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綜上來看,中國動物疫苗產業已在技術創新與政策扶持的雙重驅動下,構建起較為完善的研發生產體系,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的階段性跨越。未來,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前沿生物技術與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與標準體系建設,中國動物疫苗行業有望在保障國內畜牧業健康發展的同時,逐步提升國際競爭力,為全球動物疫病防控貢獻更多中國智慧與解決方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