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降解鎂合金是一種醫用金屬材料,以鎂為基礎加入其它元素組成。與傳統鎂合金相比,可控降解鎂合金優勢在于降解速率可控,可實現與骨愈合周期的精準匹配。
鎂合金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骨傳導性,物理機械性等優勢,在航天航空、汽車、醫療等領域應用廣泛。在醫療領域,鎂合金作為新一代生物醫學可降解材料,廣泛應用在骨板、骨組織工程支架、骨折內固定骨釘、心血管支架等植入物中。
但鎂化學性質活躍,鎂合金在臨床應用中仍面臨挑戰,如鎂合金的抗菌性能及成骨促進性能不足,鎂合金體內降解速率不可控等。體內降解速率不可控是目前可降解鎂合金臨床應用、商業化面臨的主要挑戰,降解速率過快,無法保證植入件的力學性能,同時降解物產生量過多容易導致超敏反應,降解速率過慢則影響骨愈合速度。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5-2030年中國可控降解鎂合金行業應用市場需求及開拓機會研究報告》顯示,可控降解鎂合金能夠實現降解速率與骨愈合周期的精準匹配,在骨愈合期間提供足夠的支撐強度。可控降解鎂合金解決了傳統鎂合金臨床應用難題,是我國醫用材料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臨床應用前景廣闊。
“新型可控降解骨修復用鎂合金材料研發”是國家863計劃之一,由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承擔,于2018年通過技術驗收,“新型可降解鎂合金硬組織植入器械研發”也已被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十四五”重點專項。在政策扶持下,我國可控降解鎂合金研發熱情不斷提升。
我國可降解醫用鎂合金研發企業包括北京春立醫療、天津正天醫療、蘇州英諾科醫療、宜安科技、深圳中科精誠醫學等。蘇州英諾科醫療擁有可控降解復合涂層制備技術,其研發的可控降解鎂合金接骨螺釘于2025年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授予的突破性醫療器械稱號,并通過NMPA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進入了創新通道。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每年因事故、疾病等造成的骨骼系統功能障礙患者眾多,我國超600萬人/年,骨缺損修復市場需求巨大,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骨缺損修復材料市場需求將快速釋放。可控降解鎂合金因其自然降解速率可控、與骨組織相容性好等優勢,有望逐漸替代鈦及鈦合金、316L不銹鋼等傳統骨缺損修復材料,市場前景廣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