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全球漢語熱”的東風,陳淑紅走出了一條傳奇的道路。十幾年前,她用自己琢磨出來的“拼玩識字法”將打工子弟變成了“神童”。現在,她又要在美國建立漢語學校,把這套學習法帶到大洋彼岸。基于這一識字法的手機游戲APP也即將面世,不久會在iPhone上應用。
酒令書觸發靈感,拼玩識字獲專利
在部隊當護士的陳淑紅從小就愛琢磨事兒。1991年,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從懷孕的時候起我就開始研究育兒方法。女兒5個月的時候,我就教她認字,但是認了20多個字她就沒興趣了。我知道孩子是有潛能的,問題出在方法上。”
不久,一本民間酒令書無意中觸動了陳淑紅的靈感。“回字不透風,口字在當中,口字推上去,呂字喝一盅;田字不透風,十字在當中,十字推上去,古字喝一盅……”如果真的能把字的一部分“推來推去”,孩子們會不會對識字感興趣?她立即找出家中的膠皮,剪成字的部首比劃起來。不久,她拆出10多個字根,拼出100多個字。用這種簡單的教具,她又教女兒認了一些字。陳淑紅的父親鼓勵她說:“你把這種方法完善了,也許可以引起識字教學的革命。”
陳淑紅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把父親的話變成了現實。1995年,她的“拼玩識字法”獲得了第一項國家專利,之后她又陸續取得了3項專利。
因為簡單易學、效果顯著,陳淑紅的拼玩識字法在全國各地擁有了很多“追隨者”,幾年間已經有兩千多家加盟會員機構,共有約60萬學生用拼玩法學習漢字。
首次試水對外漢教 效果顯著
2008年,一個朋友邀請陳淑紅到澳大利亞去旅游,沒想到一下飛機,她就直接被朋友接到了當地最大的一所中學。“你們的漢字教學法太好了,不讓外國人看看實在可惜,用這個方法肯定能讓外國學生很快就學會中國漢字!”在朋友的極力勸說下,她給當地的中學生們上了一堂漢字課。那次示范課上,陳淑紅用一節課的時間教學生們學會了50個漢字!當地的老師和學生們都驚嘆這種教學法的神奇。
陳淑紅原計劃的20天旅游變成了20天講學。回國不久,她又再次返回澳大利亞,并在那里設立了一個小型教學點。一些華僑慕名而來,將自己家的“香蕉人兒”們送來學漢字。在這兩個月中,陳淑紅用自己獨特的教學法,讓孩子完全掌握了500個漢字的讀寫和用法。
漢語學校開到美國 APP即將上線
2012年11月,全美外語教學大會在美國費城召開,陳淑紅也應邀參加了此次大會。
大會結束后,陳淑紅應邀飛往華盛頓,先后給北弗吉尼亞兩年制大學和一所全美著名的高中上示范課。在高中的漢語課上,因為學生有一點中文基礎,陳淑紅能順暢地與學生互動,一堂課竟然教會了五十多個生字。
之后的近一年,陳淑紅在美國各地上漢語示范課,考察各州辦學條件,同時申請了“美國杰出人才引進項目”。“我必須拿到綠卡,只有拿到綠卡才能開辦自己的學校。”今年,她終于通過了審核,成為美國的引進人才。與此同時,基于拼玩識字法的手機游戲APP也即將面世,不久會在iPhone上應用。
教育的創新往往是思維方式的創新,陳淑紅運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學漢字的方法,并把這種方法“漂洋過海”傳播到國外去,把漢語學校開到美國,宣傳中國文化。并把中國的傳統與現代互聯網技術結合起來,用APP游戲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傳播這種方法。在漢子的教學方法上,陳淑紅無疑使走在時代最前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