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體耐熱鋼是高合金耐熱鋼,是通過熱處理可以調整其力學性能的不銹鋼。馬氏體耐熱鋼未經淬火時硬度一般,淬火后硬度較高,不同回火溫度可使其具有不同的強度及韌性,可根據需求控制回火溫度。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馬氏體耐熱鋼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馬氏體耐熱鋼中鉻含量在5%-13%之間,可用于550℃-650℃的高溫環境中,具有強度高、抗氧化、耐水、耐腐蝕等優點。馬氏體耐熱鋼可應用在火電廠設備制造中,例如蒸汽輪機葉片、軸承、緊固件、排氣閥、蒸汽管道、鍋爐等,也可用于制造手術器械、切削工具、餐具等產品。
根據化學成分的不同來劃分,馬氏體耐熱鋼可以分為馬氏體鉻鋼、馬氏體鉻鎳鋼兩大類。馬氏體鉻鋼主要產品有2Crl3、4Crl3等,這類馬氏體耐熱鋼中含有碳,碳含量高則產品硬度、耐磨性高,但耐腐蝕性一般,主要用于制造切削工具。馬氏體鉻鎳鋼主要產品有0Crl7Ni7Al、Cr12WMONiB等,這類馬氏體耐熱鋼強度高,主要用于蒸汽輪機葉片、蒸汽管道等產品制造領域。
火電廠超超臨界機組是指鍋爐內工質的壓力,國內及國際上一般認為只要主蒸汽溫度達到或超過600℃,就是超超臨界機組。超超臨界機組具有熱效率高、節約燃料、保護環境等效果,是一種先進的火力發電技術。在節能減排、保護環境背景下,我國政府對超超臨界火力發電站關注度不斷提升,現階段國內企業已掌握超超臨界技術,馬氏體耐熱鋼耐高溫性好,在超超臨界火力發電站中可得到廣泛應用。
我國“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結構與復合材料”重點專項中提出,針對630℃和650℃超超臨界國家示范工程汽輪機轉子和高溫氣缸需求,研究630℃超超臨界汽輪機轉子用新型馬氏體耐熱鋼成分。我國新能源發電產業發展迅速,火力發電行業壓力日益增大,轉型升級速度加快,因此我國馬氏體耐熱鋼行業迎來發展機遇。并且,我國超超臨界技術走出去步伐加快,例如投資了孟加拉國2×620MW超超臨界燃煤電站項目。由此來看,未來我國馬氏體耐熱鋼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市場中,馬氏體耐熱鋼生產商主要有西班牙Acerinox、芬蘭Outokumpu、法國Aperam、德國Thyssenkrupp、美國AK Steel、韓國POSCO、印度Jindal Stainless等。我國在高端馬氏體耐熱鋼方面尚存在技術瓶頸,在國家政策推動下,研究步伐有望不斷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