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與基礎工程行業是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了使建筑地基的承載能力和變形達到建設要求而預先采取的工程技術措施,在工程建設和施工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整個建筑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地基與基礎工程主要技術工藝包括樁基、基坑圍護、軟地基處理、強夯地基、注漿地基等。
地基與基礎工程主要應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領域,如住房、辦公、商業、保障房開發;軌道交通、公路、隧道工程;機場、醫院、學校建設等,其增長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度和增長率等的影響。近年來,國家政策明確提出要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完善水利、鐵路、公路、水運等基礎設施網絡。
我國擁有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資質的企業眾多,我國擁有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的企業超過500家。受益于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房地產、市政工程、公用設施、港口、工業廠房等領域近年來投資不斷增長,為地基與基礎工程的廣泛應用提供了較大的市場空間,吸引了眾多企業的加入,導致中小型企業眾多,行業集中度較低,單一樁基與基坑圍護施工企業占整個行業的市場份額均不高,市場較為分散,競爭十分激烈。
近年來我國每年批準建設用地規模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維持著一個相對可觀的量,而地基與基礎工程建設主要應用于建設用地,因而每年新增建設用地為地基與基礎工程行業提供廣闊的投資機會。在用地類型方面,基礎設施用地、工礦倉儲用地及住宅用地面積占總用地比重大,而這些用地類型都是樁基、基坑支護和地基處理廣泛應用的領域,為地基與基礎工程行業提供了較大的市場空間,也為地基與基礎工程行業提供投資機會。
新思界
行業研究員表示,目前我國地基與基礎工程行業已逐步進入行業整合的轉型期,未來一段時間內行業集中度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客戶資源與業務機會也將向部分技術優、口碑好、研發強、服務佳的企業傾斜,使地基與基礎工程行業逐步走向規范化與技術創新的道路,最終形成技術競爭、服務競爭而非單純價格競爭的良性競爭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