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是指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不同物種的基因進行組合,從而創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體。合成生物學結合數學、工程設計等學科,通過設計生物系統解決實際問題,用拓展性的方法加速人類對生物學以及生命的理解。
合成生物在農業、環境保護、化工能源、醫療健康、生物基材料等領域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在工業領域,在環保監管日趨嚴格的背景下,合成生物可用于生產活性更高、環保性能更為優越的生物農藥,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在生物基材料領域,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步伐逐步加快,傳統化工材料已經逐漸無法滿足各領域對新材料的需求,合成生物可用于研發生產新的分子材料,為傳統產業帶來新的增量空間。
從國內市場來看,隨著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行業景氣度不斷提升,我國合成生物相關企業數量不斷增長,融資規模不斷擴張。合成生物企業根據技術層面不同可分為基礎層企業、應用層企業及平臺層企業。從應用層企業分布來看,醫療健康領域企業數量占比接近56%,位列第一;化工能源領域企業數量占比超過30%,位列第二。
國家對合成生物產業發展持鼓勵支持態度。2024年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細胞和基因技術、合成生物、生物育種等前沿技術產業化。
合成生物產業對技術、人才等要求較高,行業具有一定進入門檻。我國合成生物行業起步較晚,但在政策支持及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快速發展。目前我國華熙生物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中試轉化平臺,能夠滿足不同物質對不同中試流程的要求。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現階段我國合成生物行業仍處于發展階段,未來隨著企業研發實力不斷增強,上下游全產業鏈布局不斷完善,其產業化、市場化進程將不斷加快,行業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國內合成生物企業有華熙生物、華恒生物、凱賽生物、川寧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