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受到全球經濟放緩、石油和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因素的影響,澳大利亞舉步維艱,經濟陷入困境。近日,據公開的數據顯示, 2014年澳大利亞前三季度GDP增長率分別為3.5%、2.7%和2.7%。
有相關權威機構公開發表的報告稱,2015年澳大利亞GDP增速將降至1.5%,將是2009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年。該報告還預測澳大利亞通脹水平將由目前的2.3%下降至1.8%,澳元兌美元匯率將由目前的一澳元兌81美分下滑至一澳元兌76美分,而失業率也會從當前的6.3%上升至6.8%。
這是對2015年澳大利亞經濟最悲觀的預測,但其他機構的預測也不樂觀。澳大利亞財政部也預測2015年GDP增長率將降至2.5%。
在各個機構看跌澳大利亞經濟前景的原因中,全球經濟放緩、石油和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是重要因素。
油價下跌是一把雙刃劍
油價下跌對于澳大利亞經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油價下跌有利于提高消費者信心和可支配收入,加之澳大利亞是石油凈進口國。據新思界研究員不精確估計,如果油價下跌,將會為澳大利亞經濟帶來0.7%的增長。
另一方面,因天然氣價格與油價密切相關,油價下跌會使天然氣出口公司壓力重重。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出口本預計將在這一個十年內增長為原來的三倍,而油價50%的意外跌幅卻威脅著接下來兩年內大型項目的可行性。除了收入減少,經濟學家還警告稱油價下跌會導致外來投資減少。
如果油價下跌意味著全球需求減少、經濟增長乏力,這無疑會對澳大利亞造成負面的影響。澳大利亞是一個礦物質豐富的國家,礦業經濟曾為澳大利亞經濟繁榮帶來巨大貢獻。從微觀層面看,以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采礦熱潮在過去近十年間提升澳居民生活質量達10%或更多。
但幾年,采礦業新的投資增量在減少,自2013年全球礦業投資熱潮觸頂以來,澳大利亞礦業便步入過渡期。新思界分析師認為,2015年,采礦業投資的減少將會繼續拖累澳大利亞的經濟。
采礦業熱潮降溫,大宗商品價格下跌
澳大利亞采礦業熱潮的降溫與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密切相關。中國對鐵、銅以及其他金屬的大量進口需求曾使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增加了澳大利亞的出口量。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澳大利亞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中國需求占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的2/3,分析師認為,未來幾年內,隨著中國進一步冷卻房地產市場、放緩工業生產,對鐵礦石的需求將會進一步下降。
受石油、鐵礦石等價格大幅下跌的影響,2014年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整體下滑。全球初級商品價格2014年下跌6.3%,其中,能源價格指數下跌7.5%。
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曾使澳元受捧并引領澳元進入一輪長達十年的升值周期,澳大利亞進口業因此受益匪淺。而如今,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澳元兌美元匯率已跌至四年最低點。
作為唯一一個經歷全球金融危機而未產生經濟衰退的西方發達國家,這次因受到全球經濟疲弱形勢的影響,導致澳洲受到多重的經濟壓力,澳大利亞似乎不能再那么“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