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較為喜歡飲酒,數據顯示,超過1900萬澳人每天飲酒量超過6標準杯,為澳大利亞健康飲酒指南建議飲酒量的3倍。近年來,受澳洲經濟發展、移民人數增加、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影響,澳洲的烈酒需求量呈現上升的態勢。
白酒是烈酒的一種,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中華民族的國粹,隨著澳洲華裔人口的增加、限酒令的廢除,澳洲地區白酒的需求量也不斷上升。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2021年澳洲白酒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澳洲白酒市場需求量為27.45萬升,2016年需求量增加到33.75萬升。
同時,在中國嚴禁三公消費的沖擊下,白酒企業的經營狀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經營業績下滑,不少企業紛紛將目標市場轉向國外,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加之,中國政策支持白酒企業“走出去”,包括五糧液、茅臺、瀘州老窖、洋河、劍南春、杏花村等在內的中國企業紛紛進行國際化戰略布局。澳洲也因此成為眾多企業的目標市場之一。目前中國主要白酒品牌在澳洲市場均有銷售。在營銷策略上,針對澳洲消費者需求的低度數白酒和文化內涵成為中國白酒的布局重點。
五糧液開發了一系列針對國際市場的產品比如交杯牌、長城牌,其中長城牌面向全球市場,產品規格分別有375ml、500ml、750ml,度數分為35度、39度、45度、52度。目前,五糧液主要是通過澳洲華人餐廳、機場免稅店、酒類專賣店等渠道在澳洲進行產品銷售。未來,五糧液將加大在澳大利亞的推廣力度,通過文化滲透來提高西方消費者對中國白酒的接受度。
茅臺是中國民族工商業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至今茅臺進入澳洲已經有近十四年的歷史。茅臺的營銷戰略主要從文化交流與輸出、品牌建設和經銷商渠道打通等方面來發力。首先,加強境內外文化交流與合作。其次,贊助了很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通過“借船出海”,擴大茅臺的國際影響力。再次,發展澳洲經銷商,主動拓展澳洲市場。最后,整合行業優勢資源,全面拓展澳洲市場。
新思界
產業研究員表示,目前中國白酒在澳洲市場的消費量較少,但未來具有較大的消費潛力,有利于中國企業在澳洲市場的發展。從五糧液、茅臺等國內白酒企業進入澳洲市場的成功案例來看,中國企業進入白酒市場重點應該進行產品和品牌文化內涵的布局。
首先,中國人喝白酒通常在40-55度之間,但由于澳大利亞氣候較為溫和,消費者多偏向低度數酒,如啤酒葡萄酒,對于烈酒的消費也多集中在40度左右。中國茅臺的白酒剛進入國際市場一度以53度茅臺酒進行產品推廣,效果不明顯,推出38度茅臺酒后,市場獲得強烈的反應。因此,40度左右低度數白酒將成為澳大利亞白酒的主要需求品種,中國白酒企業應該不斷進行創新,開發出符合澳大利亞人口味的白酒產品。
其次,由于澳洲消費者較為喜愛葡萄酒和啤酒,對于烈酒,也更加偏向于白蘭地、威士忌等品種,中國白酒認知度不高,消費量較小。因此,中國白酒要想在國際市場上打開局面,必須先要普及白酒文化。在海外市場建設中,充分發揮中國白酒的文化優勢,利用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對產品進行系統的策劃包裝。將白酒與中國的歷史、文化和藝術進行關聯,讓澳洲消費者在對中國文明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自然而然地接受和喜愛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