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建筑業是泰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都保持著快速增長。受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的影響,1998年泰國房價平均下跌15%-20%。此后幾年,泰國房地產市場呈現低迷狀態。近幾年,泰國經濟逐漸復蘇,房地產業再次進入繁榮發展時期。
泰國經濟現狀
20世紀以來,泰國社會經濟經歷了三次重要轉型。第一次是在二戰前后,泰國由傳統農業轉向了以國有資本為主的現代工業;第二次轉型在冷戰初期,通過進口替代政策,促成私人部門蓬勃發展,實現泰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第三次轉型在冷戰后期,泰國通過出口導向政策,有效承接東亞產業轉移,保持了經濟高速發展。如今,泰國正在經歷第四次轉型,需要對國家發展道路重新抉擇,彌補目前長期地區分化、貧富分化等社會不安定因素。
2014年中期,泰國政局逐步穩定,但是全年經濟增長并不理想。2015年,由于國際經濟形勢和旱災隱患等影響,泰國經濟成長速度仍舊較慢。此外,由于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議(TPP),加入該協議的越南和新加坡具有比泰國更高的優勢,尤其是出口方面出現的關稅待遇不同,泰國的紡織品、衣服、電器和電子產品的出口首當其沖。泰國財政部表示政府將考慮扶持和刺激措施的效應,如政府刺激房地產市場措施。
房地產市場現狀
2011年,泰國房地產的增長有所放緩,泰國的民間建筑投資徘徊不前,但是政府的各種投資尤其是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成為推動泰國建筑業高速增長的動力。
2015年,泰國房地產形勢良好。受到泰銖貶值影響,海外買家對于泰國房地產市場的反應熱烈,大量海外買家涌向泰國房地產市場。泰國著名開發商SC Asset此前表示,其開發的薩拉丹一號Saladaeng One樓盤30%的目標顧客是海外買家,絕大多數預計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新加坡及臺灣。
近年來,泰國實施購置房產鼓勵政策,房地產市場的熱度不斷上升。目前,泰國房地產的庫存量有所減少,并在積極興建新的項目。
投資分析師表示,泰國房產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泰國的房地產權的期限是永久的,并且外國人和本國人都可擁有對房屋的永久產權;其次,泰國租金回報率高,投資者可以在短期內通過租房收回成本;第三,泰國房地產市場的政府調控力度小,房價由市場主導,風險較小;第四,泰國沒有限購、限貸等房地產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