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國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開創儒家之風,仁學派創始人。在當時社會,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楊書案,歷史小說及童話作家。1956年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58年轉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大學畢業后做過中學教師、文學刊物編輯、主編。1991年被評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家,1993年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他出版過多篇歷史小說,曾兩次獲國家兒童文學獎;《孔子》曾獲武漢政府獎,并有英、法、韓文本出版。
《孔子》這本小說是以孔紇與顏征在的意外相遇為始,直到野合生子,仲尼成婚,出仕做官,周游列國,最后死于外國。作者在寫的這篇小說并沒有把孔子當成一個圣人去書寫,書中的孔子是一位充滿著智慧的、思維超越普通人的男人。他是禮、孝的代表,卻在三年母喪未滿時迎娶妻子;他也思淫欲,在夢中出現了衣衫單薄的女子。經過生活的磨練后,他的行為更嚴謹,思想趨于成熟,贏得了世人的尊崇。
這部二十多萬字的新著,會使讀者仿佛經歷了一次歷史的巡禮,也得到了藝術的享受。使讀者也會想寫些什么。孔子,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影響已經不僅僅限于中國,而是已遍及世界;他留下的精神財富,不僅屬于中華民族,而更應該為全人類所共享。2000多年來,對孔子的研究和評價,對他的膜拜和崇敬,人們寫下的文章,已經很難用“車載斗量”來形容了。孔子,作為一個“精神偶像”,已經牢固地樹立在不同時代、不同的地域、不同文化水準和不同年齡層次的人們的心目中。我敢說,在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位思想家在炎黃子孫中有如此巨大的影響,也沒有任何一位中國思想家超越時空界限,在如此廣泛的范圍內得到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