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推薦理由:本書收錄了吳曉波近年散文作品60余篇,不同于商業作品的理性客觀,散文中有他為人父的舐犢情深,有與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為知識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業世界幾十載的犀利勾畫。時光有味,歲月留聲,每一篇都是最誠摯的表達。
作者簡介
吳曉波,1968年生,畢業于復旦大學新聞系,藍獅子出版人,常年從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年度“中國青年領袖”。著作兩度入選《亞洲周刊》年度十大好書(非小說類),被譽為“中國最好的財經作家”。2014年創辦自媒體“吳曉波頻道”。
主要出版著作有:《激蕩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上下卷)、《跌蕩一百年:中國企業1870-1977》(上下卷)、《浩蕩兩千年:中國企業公元前7世紀—1869年》、《吳敬璉傳:一個中國經濟學家的肖像》、《大敗局》、《大敗局Ⅱ》、《歷代經濟變革得失》等。其中《激蕩三十年》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商業圖書”、“2008年《新周刊》新銳榜之年度圖書”,《大敗局》被評為“影響中國商業界的二十本書”之一。
內容簡介
書中吳曉波既用深情地筆觸寫下給女兒的文字、對人生的感悟,也以相對感性的視角回憶和記錄了一些人事,如王石、褚時健、羅振宇、秦朔、何志毅等。
我以為,我們的夢想已經失落在呼嘯而過的路上;我以為,我們注定生存在一個根本不值得大師用文字記取的時代。
在我們這個國家,最昂貴的物品是自由與理想。它們都是具體的,都是不可以被出賣的,而自由與理想,也不可以被互相出賣。
人生的路,有的時候越走越窄,有的時候越走越多,但是,每一次選擇,便注定意味著無數的錯過。
在這個現代的都市中,我們的孤獨只因為我們彼此敵視,互懷戒心,只因為對自己的生存狀態是那么的恍惚和恐慌。
金錢讓人喪失的,無非是他原本就沒有真正擁有的,而金錢讓人擁有的,卻是人并非與生俱有的從容和沉重。金錢會讓深刻的人更深刻,讓淺薄的人更淺薄。
你看,我們對這個世界還是這么好奇,我們還有勇氣舍棄一切,即便手中的黃金變成了沙礫,但若放手出來,空掌仍能握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