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優酷“秋集”發布2018年春夏綜藝和劇集計劃,視頻行業迎來下一年度發片高峰期。這兩年,視頻內容產業蓬勃發展。截至去年底,全國備案上線的網劇已達4430部,在線視頻市場規模609億,同比增長56%。
脫離簡陋的場景、粗糙的特效以及段子式臺詞等固有印象的網絡劇,近兩年在資本的加持下迎來了一段高速發展時期。從去年的《余罪》到上半年火爆的《河神》,在到的《白夜追兇》《無證之罪》,好制作、好劇本和好演技,明顯拉高了觀眾對網絡劇的整體預期。
可以看出,網絡劇目前有較好的商業前景,但調查發現網絡劇還未建立起系統的盈利模式。
據了解,網絡劇依靠廣告植入、點擊量分成以及出售版權來獲取收入,但是對于一些非大IP、大制作的網絡劇來說,版權很難賣出理想的價格,再加上視頻平臺內容競爭升級,獨家付費內容逐漸成為實力的體現,視頻平臺對于網絡劇的評估標準和準入門檻也在不斷提升,這樣的模式對于大部分網絡劇來說,很難獲取實質性的收益。
雖然網絡劇的盈利現狀不理想,但仍獲取了大量資本的青睞。背靠BAT的騰訊、優酷、愛奇藝三大平臺斥巨資布局網絡劇模塊;海潤影視、慈文傳媒等傳統影視公司先后入局網絡劇制作;華策影視、基美影業紛紛與新媒體影視出品發行公司聯手拓展網絡劇業務。
扎堆的資本之所以青睞盈利能力不佳的網絡劇,其實也是為了獲取互聯網的長尾效應。但從目前的發展現狀來看,網絡劇市場仍存在大量的泡沫,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資的風險。
另外,網絡劇正在經歷一個自然淘汰的過程。精品劇目會吸引更多的流量,進一步擠壓劣質劇目的生存空間,不成熟的網絡劇制作公司將無法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當行業泡沫被擠出,網絡劇才能實現更好的盈利。
因此,網絡劇市場想要更好地實現盈利,便不能被資本完全左右,只追求劇目發行的數量,而不關注質量。現階段,國內視頻網站的付費用戶市場逐漸培養起來,這些用戶所追求的,必然是更加精品化的內容,因此,網絡劇市場從走量到保質已然是實現盈利的必然發展趨勢。
新思界
行業研究員分析,無論是網絡劇、網絡大電影還是網絡綜藝,近年來都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然而對于資本方來說,想要在網生內容市場獲取更大的收益,短期內靠數量賺快錢的方式并不可取,以精品內容抓住觀眾,才是贏得長遠收益的方式。
更多詳情就在
《2017年中國網絡劇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