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其內容涵蓋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對未來五年我國社會整體發展有一個全面而具體的規劃。那么,這次的
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有哪些“鄭州元素”呢?這些“鄭州元素”又將會給鄭州帶來怎樣的機遇呢?
建設鄭州等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
《規劃》第二十九章《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出,要堅持網絡化布局、智能化管理、一體化服務、綠色化發展,建設國內國際通道聯通、區域城鄉覆蓋廣泛、樞紐節點功能完善、運輸服務一體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其中,在第一節《構建內通外聯的運輸通道網絡》中提出,要完善廣覆蓋的基礎網絡,加快中西部鐵路建設。第二節《建設現代高效的城際城市交通》提出,要在城鎮化地區大力發展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鼓勵利用既有鐵路開行城際列車,形成多層次軌道交通骨干網絡,高效銜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鎮。第三節《打造一體銜接的綜合交通樞紐》提出,要“加強中西部重要樞紐建設”。
其中,《規劃》提出的“交通建設重點工程”第四部分“民用機場”建設方面,明確提出要“建設鄭州等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同時公布的民用運輸機場規劃布局示意圖顯示,國家將在我省既有的鄭州、洛陽、南陽三個機場的基礎上,再新建一批運輸機場。其中信陽機場是全國在建的28個運輸機場之一,而安陽、商丘、周口、三門峽和魯山、潢川等地,也將規劃新增運輸機場。
中原城市群要成為支撐區域發展增長極
《規劃》第三十三章《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提出,要“加快城市群建設發展”,要“培育中西部地區城市群,發展壯大東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游、成渝地區、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引導北部灣、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蘭州—西寧、寧夏沿黃、天山北坡城市群發展,形成更多支撐區域發展的增長極”。
《規劃》中提出的“中原地區”城市群,明確在城市群空間分布示意圖上,就是以鄭州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也與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等一起,要承擔起“形成更多支撐區域發展的增長極”的重任。
加快推進鄭州航空港實驗區建設
《規劃》第三十七章《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創新區域發展政策,完善區域發展機制,促進區域協調、協同、共同發展,努力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其中第三節《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部分指出,要制定實施新時期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完善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城鎮化與產業支撐、人口集聚有機結合,形成重要戰略支撐區。支持中部地區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培育壯大沿江沿線城市群和都市圈增長極。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和先進制造業,支持能源產業轉型發展,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基地,培育一批產業集群。加強水環境保護和治理,推進鄱陽湖、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和漢江、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支持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
此外,從同時公布的《全國主體功能區示意圖》上可以看到,鄭州和我省的洛陽、南陽、許昌、三門峽、信陽等地部分區域,都明確為“重點開發區域”。
建設鄭州等以貨運功能為主的機場、中原城市群要成為支撐區域發展的增長極、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等表述,傳遞出國家對鄭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關懷。由于地處中原核心地帶的區位可實現良好的航空中轉功能,鄭州是一個適合發展航空貨運經濟的城市。隨著東部高新產業向河南的轉移,航空運輸尤顯重要。鄭州通過推進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提升鄭歐班列運營水平等舉措,把河南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努力為國家大局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