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總部經濟”這個概念誕生只有12年,但對我國很多地方而言,已經不再是個陌生的詞匯。許多大城市或區域性中心城市都把發展總部經濟作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不僅如此,“總部經濟”這個由中國學者總結提煉出的經濟學概念,也已受到國際學者的廣泛關注。
總部經濟理論的創始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趙弘在接受訪問時表示,發展總部經濟為很多地區打開了一扇大門。首先,總部經濟有助于我國區域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我國城市間、區域間的資源差異較大,經濟發展不平衡。總部經濟提出了區域間功能分工與功能配套的新思路——大城市發展設計、研發、營銷等企業總部環節,中小城市發展企業生產制造環節,這種基于功能鏈的垂直分工,能夠實現不同區域資源的優勢互補,產生資源再配置收益。
其次,總部經濟模式是構建區域創新體系、提升區域創新能力的重要路徑。企業總部的聚集能夠使企業充分利用科技創新資源,降低創新成本,提高創新效率,推動區域創新能力提升。
第三,企業以總部經濟模式“走出去”可在全球取得資源配置收益。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自身實力不斷增強,具備了以總部經濟模式“走出去”實施跨國經營、參與全球資源配置的能力。我認為這是未來大型企業發展的方向。
同時,趙弘還指出,總部經濟發展到現在主要有以下兩大特點:
第一,總部經濟經過十幾年發展,已經形成了多層次的發展態勢。在我國,既有世界500強總部企業數量第一的北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比較集中的上海,也有外向型經濟向總部型經濟轉型的典范深圳、總部經濟再造沿海城市的寧波,以及以專業為特色的五金總部中心永康等。不同城市對于資源的需求不同,如順德、泉州等地,依托城市獨特的產業優勢打造特色產業總部基地,也為其他地區發展總部經濟提供了積極的借鑒與啟示。
第二,總部經濟概念是由研究制造業而提出的,但其理念和思想不僅適用于制造業,也適用于服務業等其他行業。以服務業為例,越來越多的服務業企業在擴張過程中,按照總部經濟模式進行服務分支機構的空間布局,這一點外國公司做得比較好,也是國內企業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