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開幕的廣州市人大會議上,市長陳建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廣州將吸引航空、會展、電子商務、互聯網、智能裝備等一批總部項目落戶,發展廣州總部經濟。
報告提出要推進廣州總部經濟發展,加大總部企業引進力度,實施總部招商行動計劃,建立總部企業協調服務機制,加緊在建總部項目建設,吸引航空、會展、電子商務、互聯網、智能裝備等一批總部項目落戶;培育本土總部企業,推進華南新業態總部基地建設,發展泛珠總部經濟區。
根據《財富》發布的2014年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排名看,北京以98家名列第一,其后依次是上海37家、深圳27家、杭州15家,而廣州僅以12家排名第5位。市長陳建華此前也坦言,總部經濟是廣州經濟的短板之一。
今年,廣州要補上這一短板,政府工作報告對總部經濟的著墨頗多。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彭澎說:“推進總部經濟發展、華南新業態總部基地建設的概念新穎、目標很好,但是必須要落實到實處。”廣州在推動總部經濟發展、華南新業態總部基地、泛珠總部經濟區建設時,不能停留在概念創新上,關鍵在于具體落實,應該明確總部經濟的界定,按照企業的層次水平、納稅額等有計劃地引進企業總部。
如何讓企業把總部建設在廣州,民革廣州委員會建議,廣州應認真研究政策彈性空間,在不突破法律、政策底線前提下,加大財稅、用地、人才等政策創新與突破,盡快縮小與京、津、滬、深等地區的政策差距。同時向國家爭取一些新的功能性政策,如啟運港退稅、航線航權、金融交易平臺、人民幣跨境使用等。廣州可以借鑒上海自貿區制度創新經驗,改進投資管理模式,建立以負面清單為核心的新體制,創新貿易監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