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9日上午,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和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主持完成的中國總部經濟藍皮書——《中國總部經濟發展報告2013-2014》。
在發布會上,中國總部經濟藍皮書主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趙弘研究員介紹了中國總部經濟發展的一些新特征、新趨勢,提出了六個方面的亮點。
亮點一:中國總部企業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我國越來越多的總部企業“走出去”發展,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2004年我國僅有16家總部企業入圍世界500強,到2013年我國入圍世界500強的企業數達到95家,僅次于美國,位居全球第2位。我國總部企業在世界500強中的位次也逐步提高。
亮點二:總部經濟對全國經濟發展的引領和支撐作用突出。我國總部企業的規模實力越來越強,對全國國民經濟貢獻作用十分突出。以全國500強企業為例。2013年我國500強企業營業總收入達50.0萬億元,資產總額151.0萬億元,實現凈利潤總額2.2萬億元。2013年納稅總額達到3.7萬億元,占全國的36.3%。
亮點三:總部經濟在推動全國產業升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總部經濟不僅能夠促進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環節延伸,也能夠帶動相關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進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亮點四: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集中體現在總部企業的空間布局上。我國經濟發展存在明顯的區域差距。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區域均衡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東部地區的總部經濟優勢非常明顯,在全國資源配置中占據了更多資源,資本集中化程度更高,“馬太效應”更為突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推動區域均衡發展的任務還很艱巨。
亮點五:總部經濟發展能力在全國主要城市之間呈現明顯的梯度差異。根據發布的“全國35個主要城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評價報告(2013)”顯示,全國35個主要城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呈明顯的梯度差異,可劃分為四個能級:第I、第II能級的城市已經成為我國大型企業總部聚集的重要區域。
亮點六:北京、上海在帶動全國發展和帶動區域發展中的作用特征不同。北京、上海是我國總部經濟發展能力和水平相對較高的城市,聚集了一大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國內大型企業集團總部,在對各自城市經濟發展產生重要推動作用的同時,也通過“總部—制造基地(或分支機構)”鏈條帶動了全國其他區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