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全稱(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路橋收費方式。通過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車載電子標簽與在收費站ETC車道上的微波天線之間的微波專用短程通訊,利用計算機聯網技術與銀行進行后臺結算處理,從而達到車輛通過路橋收費站不需停車而能交納路橋費的目的。使用ETC可減少高速公路擁堵,通過收費站時間僅需3秒。
自從2015年9月28日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實現全國聯網,除海南和西藏沒有收費公路外,用戶實現一卡暢行全國。ETC的實施和推廣減少了收費人員的配置,降低了公路運行成本,提升交通設施服務水平。截至2017年4月底,全國高速公路ETC用戶已經突破5000萬,主線收費站ETC車道覆蓋率超過98%。
海南省自1994年1月1日起,將公路養路費、公路運輸管理費、過路費、過橋費“四費合一”,統一征收機動車燃油附加費,并取消了所有公路收費站。燃油附加費改革15年來,通過對“油”征費,體現了“多用油者多負擔”的原則,實現了“一腳油門踩到底”,海南成為全國第一個沒有公路收費站卡的省份。
西藏除了一個從拉薩到貢嘎機場的高速公路以外就再沒可以有資格收費的公路了。而機場高速很少收費,所以西藏也沒收費。所以西藏就沒收費站。
ETC用戶發展由慢到快、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用戶數量突破5000萬,標志著ETC發展邁上了聯網運營和服務的新臺階。還帶來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出行效率,有利于節能減排,提升服務質量,降低運營成本。新思界
行業研究員表示,但目前各地ETC的發展還存在明顯的不平衡差異,而且ETC安裝成本比較高,個別地方還存在識別不準確等問題。這就需要各地區進一步完善硬件、進一步跟進服務、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同時還應加快探索實現ETC系統在公路服務區、城市停車等交通領域的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