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表示,目前,中國企業陷入了有流動資金而不進行投資的尷尬局面,也可以說企業陷入了某種形式和某種程度的“流動性陷阱”。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企業稅收負擔高于利息負擔,降稅效果要好于降息。
去年10月開始,M2和M1剪刀差不斷擴大,大量貨幣流向企業,但是企業并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方向。數據顯示,2016年1-6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5879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7%),增速比1-5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1.5%,比去年同期降低3.6個百分點。
盛松成指出,企業投資意愿主要受投資回報率的影響。目前我國邊際資本利潤率快速下降,制約了自主投資的增長。據估算,2015年我國實際邊際資本利潤率為5.1%,比2014年低1.4個百分點,比1990-2011年間的最低值(2009年)和最高值(2000年)分別低2.6個百分點和11.3個百分點。預計2016年邊際資本利潤率將降至4.5%,進一步抑制投資需求的釋放。
盛松成稱,目前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已經連續七個季度負增長,PPI連續52個月負增長,GDP平減指數已經開始負增長,企業產品銷售價格下降預期仍然較濃。即使不考慮資金成本,由于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下降,固定資產在購置之初就會面臨損失。
盛松成表示,在這種形勢下,只有切實提高企業投資回報率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企業投資意愿。一方面,要通過開放壟斷行業和放松服務業管制等改革,增加企業投資領域,增強企業投資意愿。另一方面,要切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不僅要降低利率,還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降稅來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生產積極性,擴大社會需求。
盛松成認為,由于企業稅費負擔高于利息負擔,相比較而言,降稅效果好于降息。另外,由于目前我國政府部門整體杠桿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可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
行業研究人員表示,要落實好營改增等減稅清費政策,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注重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服務,進一步規范和清理貸款的中間收費環節,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控制存貸款利差,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投資積極性。
更多
熱門人物請關注新思界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