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7月20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英國“脫歐”增加了中國經濟運行的外部不確定性,但中國經濟自身動力在不斷提升,展現出的韌性和潛力讓人有理由對其前景持樂觀態度,近期外部不確定性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
劉利剛認為,英國“脫歐”可能會對中國出口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受“脫歐”影響,英國經濟學家預計今后3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將放緩3個百分點,歐盟今后3年經濟增速也將放緩1.5個百分點,這會導致需求下降,外需下降對中國中長期出口可能會有負面影響。但劉利剛認為,短期來看,這樣的影響將非常有限,通過一些政策對沖,中國經濟今年下半年6.5%到7%的增速目標不會受到影響。
劉利剛指出,近期有關中國經濟的核心數據也表明,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7%,經濟運行的平穩態勢在持續。在穩增長的同時,中國政府繼續推進結構性改革以扭轉經濟失衡。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和區域結構都在繼續改善,服務業和內需對于經濟穩定增長的支撐力度更加強勁,中國經濟發展更加協調。
在全球經濟復蘇因為英國“脫歐”公投而面臨更大不確定性的時候,中國經濟的抗壓能力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在小幅下調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的同時,將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上調了0.1個百分點至6.6%。
對于人民幣資產投資,劉利剛也頗為樂觀。他表示,目前,全球避險情緒上升,這種避險情緒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特別是英國“脫歐”后,歐洲在今后一段時間會面臨很多不穩定因素,很多投資者會認為歐元和英鎊資產更有風險。在這種情況下,美元和日元等貨幣資產以及黃金將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劉利剛認為,只要上述情緒持續發酵,美元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將會是比較強勢的貨幣,但這會影響美國出口,并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美國經濟的增長率。從這個角度看,這給人民幣資產創造了很多機會。美元十年期債券收益率在1.4%左右,而中國十年期債券的收益率在2.9%左右。
劉利剛表示,這些因素為人民幣成為更受青睞的投資產品提供了良好契機,這主要得益于人民幣沒有單邊大幅貶值預期。同時隨著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向海外基金開放,中國將會吸引更多資本流入。
此外,劉利剛還指出,英國“脫歐”之后,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會受到很大負面影響。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中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特別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將得到鞏固。
行業研究人員表示,香港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加快經濟發展。
更多
熱門人物請關注新思界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