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甲酰胺(DMF)是現代煤化工產業鏈中較具有經濟價值的產品,主要作為一種優良的溶劑和重要的化工原料,被應用在PU漿料(聚氨酯)、食品添加劑、醫藥、人造纖維、電子等多個領域,其中在PU漿料領域應用需求較高,占比達到62%。DMF終端為箱包、服飾、鞋帽等產業,由于終端產業較為成熟,目前DMF需求較為平穩。
在2021上半年,隨著各類化工產品的價格上漲,DMF價格也達到歷史新高,但下游行業整體較為低迷,不能夠支撐行業發展。但在2021年下半年,隨著PU漿料價格上漲,帶動DMF市場需求持續攀升,短期之內行業有望維持上行趨勢。
近些年DMF的市場需求增量主要來源于合成革PU。近五年,我國塑料人造革和合成革產量呈現波動下降趨勢,在2020年產量約為224萬噸,在2021年上半年產量約為132萬噸,同比增長了9%。在2021年隨著合成革PU產業復蘇,DMF市場需求持續攀升,價格上行。但下游供應方面,受到煤炭供應緊張、限電等因素的影響,大多企業DMF產線處于停產階段,因此短期之內DMF行業處于高景氣狀態。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2025年中國二甲基甲酰胺DMF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生產方面,當前國內DMF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在2010年國內DMF行業處于快速發展期,產能不斷擴增,在2014年達到110萬噸,達到最高產能值,產能已經處于嚴重過剩狀態,開工率約為64%。2014年之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環保監管趨嚴的背景下,部分產能被淘汰,國內DMF產能持續減少,在2020年浙江江山化工18萬噸/年的裝置停產后,國內DMF產能約為76萬噸。
在市場競爭方面,全球DMF生產企業主要有三星、BASF、杜邦等,全球TOP5企業市場占比約為24%。當前中國是最大的DMF市場,市場份額占比為56%,其次是歐洲和韓國。國內DMF生產企業不足10家,主要生產企業有華魯恒升、魯西化工、興化股份等,其中華魯恒升是國內以及全球最大的DMF生產企業,擁有20萬噸以上產能。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中,DMF市場需求較為穩定,受下游PU漿料帶動,市場規模呈現小幅度增長,在2020年全球DMF市場規模約為8億元,預計到2025年達到12億元。由此看出,DMF市場規?臻g較小,目前市場集中度較高,市場競爭格局較為明顯,雖然行業短期呈現上行趨勢,但長期來看市場中發展機遇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