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別稱碳酸氣、碳酸酐、干冰,是由一個碳原子和兩個氧原子組成的化合物。常壓下為無色、無臭、不助燃、不可燃的氣體。電子級二氧化碳是二氧化碳的提純產物,又稱為高純二氧化碳。我國于2009年9月頒布的高純二氧化碳GB/T 23938-2009質量標準,該標準CO2的純度(體積分數)≥99.999%。
電子級二氧化碳作為二氧化碳領域的高端產品,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如用于激光切割機的激光氣體、電子工業、反應堆氣體冷卻劑、醫學的臨界萃取、半導體制造中氧化、擴散,化學氣相淀積,超臨界清洗氣體等領域。近年來,國家高新技術的發展開拓了二氧化碳的應用市場,電子級二氧化碳需求量逐漸增大。但由于提純技術條件的限制,國內供應的電子級二氧化碳主要依賴于國內小型生產裝置和國外進口,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年全球及中國電子級二氧化碳產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由于電子級二氧化碳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2016年以前,我國電子級二氧化碳市場需求依靠進口,進口品牌有日本昭和、臺灣三福等。2016年以來,我國電子產業發展迅速,國產電子級二氧化碳需求迫切,催生出了不少電子級二氧化碳,如金宏氣體、凱美特氣體、新華粵集團等,但是現有電子級二氧化碳產能仍不能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行業增長潛力巨大。
目前,電子級二氧化碳的純化方法主要是以食品級二氧化碳為原料,食品級二氧化碳純度一般在99.9%以上,雜質較少,CO、H2含量較低,利用純化新工藝,能有效的除去產品中相關的雜質;生產過程中原料損耗低、純化新工藝中的能量平衡并回收利用,電耗等較低,流程相對簡單可靠,產品收率高,投資省。
新思界
產業研究員認為,目前,我國幾個電子級二氧化碳企業的產能規模普遍在千噸左右,相比于國外企業,國內企業的產能規模較小,規模優勢不明顯,造成電子級二氧化碳成本較高,抑制了電子級二氧化碳下游行業的發展。未來,隨著激光切割、電子工業、反應堆氣體冷卻劑、醫學的臨界萃取等相關行業的不斷發展,下游行業對電子級二氧化碳的需求還將不斷增多,促使電子級二氧化碳行業高景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