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苯乙烯生產大國,國內從事苯乙烯生產的企業數量較多,包括煙臺萬華、茂名石化、安慶石化、天津大沽、盛虹煉化、連云港石化等。苯乙烯市場競爭激烈,近年來,伴隨環保監管日益嚴格,以及供給側結構改革不斷深入,苯乙烯市場逐漸向大型頭部企業聚集。
苯乙烯(簡稱SM)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個氫原子形成的有機化合物。作為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苯乙烯可用于生產丁苯橡膠、聚苯乙烯、泡沫聚苯乙烯等產品,下游應用涉及到塑料制品、制藥、染料、農藥、合成橡膠等多個領域。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不斷釋放,我國苯乙烯產能擴張迅速,現階段,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苯乙烯生產國。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1年苯乙烯行業市場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作為大宗基礎化工原料,我國市場對苯乙烯的需求量龐大,得益于國內經濟持續增長,我國苯乙烯消費量持續增長,預計2020-2022年,我國苯乙烯消費量將從1280萬噸增長至1520萬噸。
得益于國內新增投產裝置增加,我國苯乙烯產能持續釋放,2021年1-8月,我國苯乙烯新裝置投產已達到280萬噸,預計2021年全年新增產能將達到600萬噸以上。目前我國苯乙烯產業處于投產高峰期,且這一態勢將延續到2022年,預計2022年,我國仍將有約600萬噸的新增苯乙烯投產,屆時我國苯乙烯產能有望突破2000萬噸。從產量方面來看,苯乙烯產量增速不及產能增速,預計2022年底,我國苯乙烯產量將達到1450萬噸。
從新裝置工藝來看,苯乙烯新增裝置工藝包括PO/SM聯產工藝、C8提取工藝、乙苯脫氫等,其中PO/SM聯產工藝具有投資費用低、經濟性良好、生產規模大、抗風險能力強等特點,其產能占比在不斷提升。從進出口市場來看,目前我國仍是苯乙烯凈進口國家,但隨著國內產能不斷釋放,我國苯乙烯自給率逐漸提升,苯乙烯進口總量不斷下降,預計2022年,我國苯乙烯進口量將下降至145萬噸。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作為大宗基礎化工原料,苯乙烯應用領域廣泛,市場消費量龐大,且處于不斷增長趨勢,近年來,隨著相關擬建、在建項目投產,我國苯乙烯生產能力不斷提升。未來兩年,我國苯乙烯產業將處于投產高峰期,在產能、產量提升的同時,苯乙烯產業結構也將得到優化,行業發展將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