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納晶材料是一種特殊的玻璃材料,因其具有硬度高、透光率好、抗摔性強、低介電損失等特性而成為手機蓋板和背板材料的重要選項。另外,微納晶材料除在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領域有廣泛應用外,還在汽車、光伏、軍工等領域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由于微納晶材料生產技術較為復雜,產品要求高,目前,全球能夠生產微納晶材料的企業較少,且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集中在美國康寧公司手中,日本的AGC及NEG公司的市場占有率也超過10%,過于集中的市場使得既有的大型企業在生產規模、技術專利、市場渠道、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給后發企業設置了較高的進入門檻。尤其是康寧公司,在高端電子消費品所用的微納晶材料領域,幾乎處于壟斷地位,蘋果、三星、小米等手機廠商的旗艦手機大多選用康寧公司提供的微納晶材料作為手機屏幕蓋板,部分消費者更是將配置有康寧最新一代的屏幕蓋板玻璃作為手機的重要配置項目加以考量,極大地提升了康寧微納晶材料在消費電子領域的市場影響力,也促使更多企業選用康寧的微納晶材料作為手機屏幕蓋板。未來,隨著中國手機、光伏、汽車等產業的發展,中國微納晶材料市場需求將大幅增長。據新思界發布的《
2022-2025年微鈉晶材料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中國微納晶材料市場規模或將達到百億級別。
長期以來,中國微納晶材料被美國康寧等外資品牌壟斷。近年來,隨著杭州乾智坤達新材料公司的微納晶材料技術實現突破并進入量產化階段,中國將打破外資品牌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更為可貴的是,杭州乾智坤達新材料公司在技術、設備等方面具備高度的自主化,為推進電子玻璃的國產替代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新思界
分析人士認為,在中美貿易爭端并未消解及國外供應鏈因疫情等因素面臨的風險加大的背景下,中國電子信息、設備制造等領域積極推進產品的國產替代,加快構建本土化的供應鏈體系,尤其是華為等受美制裁的中國企業及軍工部門,其引領國內供應商發展及構建本土化供應體系的迫切性更強,這將為國產微納晶材料行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