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碳復合材料(C/C復合材料),是一種性能優異的工程材料,主要以碳或石墨為基體,以碳纖維或石墨纖維為增強材料,經加工處理制成的碳基體復合材料。碳/碳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尺寸穩定性、耐摩擦性、耐腐蝕性、導熱性等,自誕生以來,碳/碳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高溫裝備、汽車、太陽能、風電、生物醫學等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
作為一種重要的高溫材料,碳/碳復合材料制備難度較大,其制備工藝主要包括化學氣相沉積法(CVD法)和液相浸漬碳化法兩種。在全球市場市場上,碳/碳復合材料產能集中度較高,產能主要分布在日本、西歐、美國等地區,相關生產企業有日本東洋碳素、日本東麗、日本吳羽化學、美國赫氏復材、德國崇德、法國美爾森等。
長期以來,歐美日等國家在高性能碳基材料技術方面對我國實行嚴格封鎖。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需求,2021年,碳基材料被納入“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相關發展規劃,同時碳化硅復合材料、碳基復合材料納入十四五”產業科技創新相關發展規劃。在政策推動下,碳/碳復合材料制備工藝水平、產品質量有望提升,產業發展將向高級化、現代化、規范化方向升級。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碳/碳復合材料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經過多年發展與積累,我國碳/碳復合材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現階段,國內碳/碳復合材料主要生產企業有金博股份、上海康碳、南方搏云新材、上海騏杰碳素、碳谷新材等,其中金博股份是我國碳/碳復合材料行業龍頭企業。
2021年,我國碳/碳復合材料行業呈現爆發增長態勢,國內多家企業新建、擴建碳/碳復合材料項目,同時行業內投融資事件也較多。具體來看,2021年,上海騏杰碳素獲得沃衍資本數千萬元首輪融資;上海康碳獲得深創投、九洲創投等多輪資本融資;成都炭素首條碳/碳復合材料生產線建設完成并投入生產;碳谷新材二期擴產項目新增碳/碳復合材料產能360噸/年等。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憑借技術、質量、品牌以及先發優勢,歐美日企業占據全球碳/碳復合材料市場主要份額,相比之下,我國碳/碳復合材料行業起步較晚,行業在技術、規模、質量方面存在較大提升空間。碳/碳復合材料綜合性能優良,市場發展前景較好,隨著國家政策持續利好,我國碳/碳復合材料市場將逐步進入爆發增長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