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位芳綸(PMIA)又稱為芳綸1314,全稱為聚間苯二甲酰間苯二胺纖維,是一種高性能纖維材料。間位芳綸不溶于水、乙醇、丙酮、汽油等,具有強度高、抗腐蝕、耐高溫、耐摩擦、電絕緣性好、阻燃性優等特點,廣泛應用在電子電器、阻燃裝備、消防、軍工、汽車、軌道交通、航天航空等領域。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間位芳綸MPIA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作為一種戰略性新型材料,間位芳綸下游應用領域廣泛,市場消費量處于增長趨勢,2021年,我國間位芳綸市場消費量在1.0萬噸左右,市場規模達到15.8億元。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間位芳綸供應基本實現自給自足,但供應結構呈現低端領域飽和、高端領域仍需部分進口的局面。目前我國間位芳綸產業仍處于成長期,下游應用需求旺盛,未來隨著相關技術進步、新產品開發,我國間位芳綸市場發展潛力較大,預計2026年,我國間位芳綸市場消費量將達到1.6萬噸,市場規模突破30.0億元。
間位芳綸行業存在較高的技術、資金壁壘,在全球市場上,間位芳綸市場集中度較高,頭部企業主要包括美國杜邦、日本帝人、中國泰和新材、中國超美斯、韓國東麗熊津等,其中美國杜邦、日本帝人兩家企業最早實現間位芳綸工業化生產,憑借技術、質量、先發優勢,美國杜邦、日本帝人兩家企業在國際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泰和新材是我國間位芳綸市場龍頭企業,其在2005年左右實現間位芳綸的工業化生產。經過十余年的發展與積累,我國間位芳綸在技術、產量、產品質量、產品開發等方面實現不斷提升,但與國際企業相比,同類產品競爭仍存在不足。
以工藝技術為例,目前僅有美國杜邦真正掌握干法紡絲技術,國內企業尚未完全突破,泰和新材主要應用濕法紡絲技術。聚合和紡絲是間位芳綸生產主要工序,主流聚合技術包括低溫聚合、界面聚合,其中低溫聚合技術應用廣泛;紡絲技術主要包括干法紡絲、濕法紡絲,干法紡絲速度快、孔隙小且均勻、結構緊密。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間位芳綸綜合性能優良,下游應用領域廣泛,未來隨著相關技術進步、國產產品向高端領域滲透,間位芳綸市場發展潛力較大。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我國基本實現間位芳綸的自給自足,但由于國內企業起步晚、關鍵技術尚未突破,國產間位芳綸與國際產品之間仍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