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纖化纖維素(MFC)是一種直徑在1-100nm之間,長度低于20微米的高度潤脹的膠體狀纖維素。微纖化纖維素主要由植物纖維制備而成,作為一種新型納米級功能材料,微纖化纖維素具有生物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力學性能優良等特點,廣泛應用在造紙、醫藥、復合材料、電子電氣、廢水處理、包裝等多個領域。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7年中國微纖化纖維素(MFC)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受益于全球造紙、醫藥、包裝等行業發展,微纖化纖維素市場消費量不斷增長,行業規模隨之擴大,預計2022年,全球微纖化纖維素市場規模將增長至564.2億元,2022-2027年,全球微纖化纖維素市場將保持以9.4%以上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
在生產工藝上,微纖化纖維素制備工藝較多,主要分為機械法、化學酸水解法以及化學機械處理法三大類,其中化學酸水解法是國內外微纖化纖維素生產研究重點,制備工藝較為成熟。微纖化纖維素主要以非木材植物為原材料,如稻殼秸稈、農作物加工剩余物、洋麻等。微纖化纖維素原料可再生,在環保監管日益嚴格、能源轉換速度加快背景下,微纖化纖維素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根據應用領域不同,微纖化纖維素可分為食品級MFC、醫藥級MFC、工業級MFC、過濾級MFC等,其中工業級MFC主要應用在造紙領域。添加微纖化纖維素,可實現高端紙張的生產,其在印刷質量、透明度、孔隙率、重量等方面均優于普通紙張,預計未來五年,造紙業仍將是微纖化纖維素主要應用場景和主要市場增長點。
微纖化纖維素生產技術高,全球范圍內,可生產微纖化纖維素的企業數量較少,主要包括大賽璐美華、斯道拉恩索、鮑利葛、FiberLean Technologies、桂林奇宏科技等企業。2021年,全球微纖化纖維素行業產量約為164.3萬噸,產量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日本、中國等地區。目前全球微纖化纖維素市場仍處于發展前期,如何規模化、低成本、高效率制備高性能微纖化纖維素仍是行業研究重點方向。
新思界
行業分析人士表示,作為新一代納米功能材料,微纖化纖維素憑借原料可再生、生物相容性好等優勢應用領域日漸擴展,市場規模也保持增長態勢,在環保監管日益嚴格背景下,微纖化纖維素市場發展空間廣闊。但受技術限制,目前微纖化纖維素生產企業仍較少,且行業產量低,未來微纖化纖維素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