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對苯撐苯并雙噁唑又稱聚對苯撐苯并二噁唑,簡稱PBO,是一種液晶芳香族雜環聚合物,合成PBO的主要單體之一是4,6-二氨基間苯二酚。聚對苯撐苯并雙噁唑聚合物采用空氣間隙-濕法紡絲制成的聚對苯撐苯并雙噁唑(PBO)纖維是一種高性能的芳香族聚酰胺纖維。聚對苯撐苯并雙噁唑(PBO)纖維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耐熱性、難燃性能高,且具有耐沖擊性、耐摩擦性和尺寸穩定性優異的特點,缺點是耐光性差。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整理發布的《
2022-2026年聚對苯撐苯并雙噁唑(PBO)纖維行業深度市場調研及投資策略建議報告》顯示,聚對苯撐苯并雙噁唑(PBO)纖維的抗張強度模量是芳綸纖維的2.5倍,也高出碳纖維許多。同時聚對苯撐苯并雙噁唑(PBO)大分子鏈的高度芳香性使其具有明顯的液晶性能。聚對苯撐苯并雙噁唑(PBO)纖維增強的復合材料可用于制造鋁合金和玻璃制品的耐高溫墊材,可用于塑料、相較的補強材料。由于聚對苯撐苯并雙噁唑(PBO)纖維出色的機械性能和耐高溫性能,在防彈防燃服、火箭發動機隔離、宇宙空間器材、高性能防彈裝甲、輕體材料、衛星探測、深海油田開發等關鍵領域得到應用。
聚對苯撐苯并雙噁唑(PBO)纖維最早是由美國的陶氏小批量生產。1990年日本東洋紡公司從美國陶氏化學公司購買了PBO專利技術。1991年由陶氏-巴迪許化纖公司在日本東洋紡公司的設備上開發出PBO纖維。1994年,得到陶氏公司的授權后東洋紡公司出資30億日元建成年產400t的PBO單體和180t紡絲生產線,并于1995年投人部分工業化生產并于1998年成功推出Zylon品牌。
行業研究員表示,中國最早于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聚對苯撐苯并雙噁唑(PBO)方面的研究,但僅能再實驗室獲得少量PBO聚合物。長期以來,中國缺乏合成PBO重要原料4,6-二氨基間苯二酚的生產能力,限制了對于合成聚對苯撐苯并雙噁唑(PBO)產品的研究。近年來,中國企業加大在新材料領域的研發力度,實現了聚對苯撐苯并雙噁唑(PBO)的國產化。2018年,中科金琦建成國內年產100噸的PBO纖維產業化生產線;2019年,新晨新材料建設的380噸/年高性能PBO纖維生產裝置投產成功。PBO纖維的國產化終結了日本的壟斷,對于中國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領域新材料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