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電子化學品,又稱工藝化學品、超凈高純試劑,是指主體成分純度大于99.99%,雜質離子和微粒數符合嚴格要求的化學試劑。根據用途不同,濕電子化學品可分為通用化學品和功能性化學品兩類。濕電子化學品是微電子、光電子濕法工藝制程中使用的各種電子化工材料,是電子技術與化工材料相結合的創新產物。
濕電子化學品應用領域較為廣泛,主要包括芯片、顯示面板、太陽能電池、LED電子元器件微細加工的清洗、光刻、顯影、蝕刻、摻雜等工藝環節配套使用,是電子工業中重要基礎化工材料與關鍵支撐材料。近年來,在下游應用領域快速發展驅動下,國內濕電子化學品行業得以快速發展,其產量呈現出穩步增長態勢。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
《2022-2026年中國濕電子化學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1年國內濕電子化學品產量達到65.8萬噸,同比增長17.9%。
濕電子化學品是高純度化學試劑,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目前國內企業數量較少,2021年僅有不到60家,其中產品達到國際標準,且規模較大企業僅有30余家。目前國內企業主要有江化微、晶瑞電材、上海新陽、巨化股份、光華科技、新宙邦、興發集團、多氟多、安集科技等,其產品主要集中在光伏和顯示面板領域,高端產品較少。
從需求端來看,2021年我國LCD顯示面板出貨量首次超越韓國成為全球第一;2021年我國光伏累計裝機量處于全球領先地位,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為30656萬千瓦,同比增長21%;受技術限制,目前我國高端濕電子化學品主要依賴于進口。總體來看,2021年我國濕電子化學品市場需求為224.5萬噸,同比增長37.2%。
從供需結構來看,目前我國濕電子化學品市場呈現出供需不平衡局面。近年來,我國濕電子化學品產業鏈下游應用領域不斷發展,帶動其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但本土企業產能不足以支撐龐大市場需求,導致需求遠大于供給、產能長期依賴于進口局面出現。未來國內濕電子化學品進口替代空間巨大。
新思界
產業分析人員表示,未來國內濕電子化學品企業還需不斷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引進先進設備,推動本土企業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不斷加強,進而促使國內市場進口替代步伐不斷加快、供需趨于平衡。未來在半導體產業不斷向我國轉移、下游需求持續增長、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背景下,國內濕電子化學品行業發展潛力巨大。